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部分 (4 / 5)

在心理学上,对这种效应的显然性作了科学的实验研究。心理学家克劳特在1973年就作了如下的实验:他要求人们为慈善事业作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标上“慈善的”或“不慈善的”;另一些被试者则没有用标签法。后来再次要求他们做捐献时,标签就有了使他们以第一次的行为方式去行动的作用,即那些第一次捐了钱并被标签为“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标签过的人捐得要多,而那些第一次没有捐钱被标签为“不慈善的”人比没有标签的贡献更少。

但是,如果贴的标签不是正面的、积极的,那么被贴标签的人就可能朝与所贴标签内容相反的方向行动。心理学家斯弟尔在1976年对此作了一项研究。他给人们打电话,说他们参加了(或没有参加)某个团体,或者讲一些对那个团体不太体面的话。然后要求这些人帮助那个团体建立一个饮食合作社。结果表明,消极的标签比积极的标签起了更大的效应,其原因大概是他们认为这种标签是太不公正的。因此,他们想主持公道,并乐于帮助这个团体。

从上述的一个事实和两项研究中可见,标签效应是很显然的,它影响着人们的印象管理。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以此为戒,不可轻易地对孩子作出评定,不要给孩子乱贴标签,否则会影响师生的交往和印象的管理。

小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由于兵力不足,而战争又的确需要一批军人。于是,美国政府就决定组织关在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战斗。这些人纪律散漫,不听指挥,于是美国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了战前的训练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作战。

心理学专家和他们谈话后,要求他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当然,他们很高兴。信的内容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要他们照抄一遍就行了。信的内容大体是告诉他们的亲人,他们在前线如何勇敢,如何听指挥和创立了多少的战功。

这样坚持了半年后,奇迹发生了:这些士兵竟一个个变了样,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起正规军来毫不逊色,真的像他们信中所说的那样服从指挥,那样勇敢拼搏。

别给孩子乱贴标签

一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某种标签。当被贴上标签时,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当孩子无法达到时,父母就很失望,认为孩子“脑子笨”,经常批评他“大笨蛋”、“不是读书的料”,这等于在无形之中给孩子贴上了“我不行”的标签。这种不良的标签会使孩子产生“我确实不行”的感受,并且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就会不自觉地放弃追求成功的努力。长此以往,坏标签的预言便会成真。

曾有人以“你长大想当什么?为什么?”为题,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一个问卷调查。有些学生是这样回答的:“我学习成绩不好,老师说我是笨蛋,我也不知道长大能当什么。”从中可以看出大人给孩子的负面标签,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

第二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品性(8)

孩子的很多行为,例如顽皮、好动甚至做出“出格”的举动,这些表现多为孩子天性使然,无所谓好、坏,即使有一些不良行为,往往也是一种无意识行为或对成人的简单模仿。所以,切忌动不动就对孩子的行为贴上“好”、“坏”的“标签”,人为地划分“好孩子”、“坏孩子”,那样,很容易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趋同于划定的类别,限制了他们的心理自然地成长。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给孩子贴上不好的标签,只是“激将法”,是想他变得好一点而已。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激将法对成人或许有用,但对孩子却很难奏效。因为,孩子年龄尚小,其独立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