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第。于是将仕进的希望寄托在李时珍的身上,而李时珍对八股文不感兴趣,对医学特别酷爱。可是在“父权”时代,儿子只好从命,攻读八股文,结果三次科考不中。后来李时珍说服父亲同意他弃文从医,终成大医学家。
卡尔?威特有一个教育原则,就是“教育不能强迫”。不管教什么,他总是先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只有在孩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时,他才开始教。他教孩子读书时,先给小威特买来小人书和画册,绘声绘色地讲给他听,并且说:“如果你认识了这些字,你就能明白这些故事了。”他用这种方式来激发威特的好奇心,或者干脆不讲给他听,只告诉他:“这个画册上的故事非常有趣,可是爸爸没时间给你讲。”这样一来,威特就有了一定要识字的想法。这时,老威特就不失时机地教他识字。
孩子的学习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指智力,就是通常所说的聪明与否,这种能力有一定的先天性,后天的环境与培养则会激发一个人内在的潜能;另一方面是指会学习,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在学习过程中会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能力来自后天的锻炼、获得与积累。而兴趣可以说是孩子培养学习能力最强有力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渴望与积极性,就有了自觉学习的可能,就有可能持之以恒。并且从中体验到快乐,这时就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第三章 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7)
生活需要好奇心,需要兴趣所激发的创造火花。如果你的孩子对音乐感兴趣,他有可能会成为音乐家;如果你的孩子爱玩电脑,他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比尔?盖茨;如果你的孩子爱做生意,有可能会成为精明的企业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未来的路,更容易走向成功。
小故事
一位母亲带着自己五岁的孩子去拜访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想了解这位大人物是如何踏上成才之路的。化学家没有跟他们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和成才经验,他把他们带到了实验室。
第一次到实验室的孩子很兴奋,他好奇地看着林林总总的瓶子和装在里边的五颜六色的溶液,看看化学家,看看母亲,过了一会儿终于试探性地将手伸向盛有黄色溶液的瓶子。这时,他的背后传来了一声急切的断喝,母亲快步走到孩子旁边,孩子吓得赶忙缩回了手。
化学家哈哈笑了起来,对孩子的母亲说:“我已经回答你的问题了。”
母亲疑惑地望了望化学家。化学家漫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手放入溶液里,笑着说:“其实这不过是一杯染过色的水而已。你的一声呵斥出自本能,但也呵斥走了一个天才。”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好奇心、兴趣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对于原有的学习内容,他们很容易出现经常性的厌倦情绪,这是因为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喜新厌旧,一成不变而又需要不断重复的学习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厌倦,这很不利于他们的深入学习。因此,父母应努力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在平凡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地去发现、创造学习的乐趣,并且能长久地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
例如,有些孩子对喜欢的课程肯下工夫,对不喜欢的课程则采取逃避的态度。因此,若想让孩子以一种愉快的心情去学习自己不喜欢的功课,父母可以采取强迫孩子先将不喜欢的科目全部学习完,否则就不开始学习喜欢的科目,就如同驯兽一般,做完一个动作给一点甜头。逐渐地,孩子对那些原本不喜欢的科目也产生了兴趣,并且会主动去完成。这种方法就是心理学上的“报酬效应”。换句话说,就是利用孩子喜欢的科目作诱饵,来诱发他们对不喜欢的科目的兴趣。
此外,与孩子进行“抽签”也是一种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