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米内光政(1944年7月继任),历任参谋总长为载仁亲王(任至1940年10月)、杉山元(1940年10月至1944年2月)、东条英机(1944年2月至7月在职)、梅津美治郎(1944年7月继任),历任军令部总长为博恭王(任至1941年4月)、永野修身(1941年4月至1944年2月)、鸠田繁太郎(1944年2月至8月)、及川古志郎(1944年8月至1945年5月)、丰田副武(1945年5月继任)。
第十部分裕仁(2)
日本人通过广播收听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停战诏书》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在7月2日御前会议上,日本政府确定了《帝国国策纲要》,决定在准备对苏战争的同时,不惜同美英一战。裕仁同意这个纲要。在此前后,日军经裕仁批准侵占了整个印度支那。由于苏联以重兵坚守边境,日本北进企图未能得逞。9月6日至11月5日,经数次御前会议,最后决定对美英荷开战。从11月1日起,裕仁下达了一系列作战命令,并批准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同时进攻马来半岛。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同日裕仁发布宣战诏书,日本向美英宣战。整个战争期间,每当战果辉煌之时,裕仁都要发布敕语,煽动军队和国民的战争狂热。 在中国人民、亚洲各国人民以及美国等反法西斯盟国的共同抗击之下,日军在战场上步步失利,到1943年初已被迫由攻势转入守势。但裕仁并不打算停止战争,对主战的东条英机等人始终十分信赖,支持他们竭尽全力将战争继续下去。
第十部分裕仁(3)
日本军政要人代表天皇、内阁和日军大本营,参加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日本孤立无援,战败已成定局。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6日和9日,美军接连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时,日本政府和军部内部,接受投降的主张和反对投降的主张尖锐对立。裕仁看到日本已势穷力竭,在8月14日的御前会议上被迫决定接受公告。当晚日本政府根据裕仁的意见起草了投降诏书,并由裕仁亲自朗读录音。次日中午,日本广播天皇的投降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美国占领日本后,盟军最高司令部最高司令麦克阿瑟面临首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处理天皇。他原先认为天皇应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负责。当时参战的各国政府和国际舆论也都认为裕仁是第一号战犯。但美国出于其占领日本和反共产主义的需要,从战争结束之日起就确定了保留天皇及在一定限度内维护天皇制的方针。结果,麦克阿瑟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动用权力处处袒护裕仁,以致裕仁没有被以战争罪起诉。1945年9月27日,裕仁降尊拜会麦克阿瑟,昔日被奉若神明的天皇的尊严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历史事实表明,裕仁对日本的对外侵略战争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逃脱了国际正义惩罚的第一号战犯。 美军占领初期,占领当局发布废除神道特权、禁止天皇神格化、冻结皇室财产等一系列指令,同时实行政治、经济改革,对于摧毁绝对主义天皇制起了一定作用。1946年元旦,裕仁 ⒈怼叭思湫�浴保��甲约翰皇巧瘢��瞧胀ǖ娜恕M�?1月公布《日本国宪法》(1947年5月3日实施),从此天皇神化的迷信被彻底破除,专制独裁的近代天皇制变成了象征性天皇制。 战后四十多年来,日本国内围绕天皇制存废问题曾有激烈的斗争,但由于战前天皇制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天皇在许多日本人尤其是年龄较大的人心目中仍有一定的地位。裕仁身为在位天皇,1971年出访欧洲各国,19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