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作,但我深信将来回首时,它只是我踏上崭新世界的一个起点。从小学二年级读《西游记》《封神演义》,四年级读金古梁温,六年级读《蜀山奇侠传》,我沉迷在瑰丽的东方幻想世界里,而《魅生》依稀勾勒出我想象中传统文化美丽的一面,看虚构的历史在这些细节中栩栩如生地幻化出现,就有一种感动。哪怕你我老去,书中的人物依旧翩然鲜活,连时光也无法把他们击败,这大概是我不断书写的意义。
至于初版后记提到的《夙夜传》,咳咳,好像到了应该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刻。它是我期望值最高的一部作品,构思在笔记本上写了很多,越是这样,越是不敢动笔,历年积欠的其他未完成的“大坑”尚有不少,变成养精蓄锐再慢慢地准备完成它。好在我会专职写作一段较长的时间,如果“挖坑兽”不来捣乱增添“新坑”,以前积存下来这些“坑”会陆续被填平。年底与《魅生》同时出版的作品还有《九州·天光云影》和《明日歌·凤凰于飞》,多个系列同时缓慢进行中。假如《魅生》是千色丝线织成的华丽缂丝,《天光云影》就是朔风席卷下,一支明如霜雪的羽箭,明日歌系列则是江山万里的一幅水墨长卷。而《夙夜传》,我想象它是一座真珠舍利宝幢,布满水晶、玛瑙、琥珀、珍珠、檀香木、金、银七宝,里面供奉的九颗舍利子——那是九世修道的夙夜。且容我耐心雕琢这件珍宝,它诞生得越晚,匠人的技艺越是成熟,缺憾也就越少。《魅生》写下第一章时,我并不知道后面会敷衍出怎样的故事,胤祥说得很对,这是一个逐渐外推的叙事过程。作为长篇这无疑是相当冒险的写法,我在渐渐尝试为《夙夜传》列大纲和写设定,每次依靠拍脑袋的直觉,很难恰到好处地打磨好长篇的结构。
我不想重复自己,不同作品就像一个个孩子,会有各自的性格特色,期待《魅生》体例出现在其他作品中的读者也许会失望,但有兴趣还原一个完整楚惜刀风格的读者,或许会有别样的惊喜。对写作,我越来越怀有敬畏之心,它与很多技艺一样易学难精。苏轼说“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宋史》称他“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这自在境界于我如海市蜃楼,此后踏马扬鞭,朝了这理想前进,沿途苦乐风光,会化作一个个故事,说给你听。
最后,照例要感谢很多人。
感谢莫雨笙,墟葬遇娥眉吟诵的一首半律诗及丹心的藏头诗由他捉刀。有个随时可以呼叫的御用诗人,感觉真的很好,虽然自己没有香菱那样学诗的天赋才气,很让我沮丧。
感谢胤祥,他是我心中理想读者之一,对十师卷提出了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甚至让原本绝对的大团圆变成了开放式结局,迟迟无法截稿,并且让这篇后记也重写了一遍。
感谢封面画家唐卡,ENO的初版珠玉在前,他的压力很大。但他真心喜爱《魅生》这部作品,精心读过并给了我很多感想,能请他为《魅生》描绘封面,是我的荣幸。感谢ENO惊才绝艳的初版插画,80·小贾两次操刀设计《魅生》封面,以及八牛为我设计的签名印章,是你们让这套书更完美。
感谢《魅生》的推荐者江南、沧月、今何在、匪我思存、南派三叔、蔡骏诸位大神,能把这些人聚在一起很不容易。尤其感谢江南和今何在,曾为《魅生》初版两卷分别作序,以前后记里没有提及,这里迟到地补说一声谢谢。
感谢我的编辑暖暖,这些年来容我按自己的节奏写稿,对我无比宽容理解。其实她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催稿,这真是天下作者最爱。哪怕《十师卷》一拖再拖,她依旧轻声软语等我改稿完毕,让我能够从容地修订全文。
感谢《魅生》发表以来一直鼓励我的读者,感谢提出意见的朋友们,如果在本书中发现任何疏漏,请于新浪微博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