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条老街。在姑姑居住的屋子旁,有一片一片的桔树林,这是其他地方见不到的。
南丰是一个盛产蜜桔的地方,绵亘九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能看到桔树。南丰蜜桔色泽金黄、无核多汁、细嫩无渣,有着一种特殊的甜味和浓郁的芳香。古人曾评价说,食之为蜜,掰之香气盈室。每年桔子熟了之后,南丰姑姑就会寄过来一些蜜桔,我们全家以能尝到从南丰寄来的正宗的蜜桔而高兴,这也是我幼年时的一件乐事。
第二次去南丰是1985年7月,我参加省电台通联部组织的听众调查组,一行五人来到南丰,南丰县委宣传部接待了我们。晚宴上有两道菜令人难忘,一个是三杯鸡,一个是鱼丸。晚宴后,我信步来到姑姑家。姑姑老了许多,已经和结婚了的儿子一起住。家庭中的琐事和矛盾成了她主要话题。
高高的桔都大厦已经立起来了,城区街道也比以前宽阔了,只是姑姑家旁一大片一大片的桔树林,已经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参差不齐的楼房。读书岩是南丰著名的风景点,相传北宋文学家曾巩少年时曾在这里刻苦攻读,曾巩的文章流畅朴实,擅于说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故去后葬于故乡,南丰有曾巩墓。可惜这次在南丰只住了一个晚上,没有时间去游览读书岩,祭拜曾巩墓。
南丰地处闽越之交,是赣东比较偏僻的小县,古老的民俗得以流传。傩舞,又叫“跳大傩”、“鬼戏”,这一被人们称为民间文化活化石的活动,在南丰流传千年,至今不衰。这种傩舞起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是古代驱鬼逐疫,求福灭灾的一种祭祀活动,以后又增加了戏剧舞蹈性表演的娱乐成份。据说每年从正月初一起,十天左右,南丰县都有傩舞班在城乡流动,搭台演出。演出时,锣鼓齐鸣,加上唢呐、竹笛、二胡一起闹腾,热闹非凡。演员们身穿彩衣,头扎布巾,戴着各式面具,翩翩起舞。可惜这种传统的南丰傩舞表演,在我幼年的记忆里没有印象,从我能够记事起,就离开了南丰。唯一能够记起的,是我们家迁到南昌后,有一年的某一天,我忽然从家里的某个角落里翻出了好几个纸做的傩面具,有孙悟空、猪八戒等神话人物,我把它们戴在脸上,到邻居家串门,引起邻家孩子们的羡慕,都争着想戴一戴这些面具。当时,南昌城里没有这样的面具卖,这些面具一定是从南丰带过来的。
我两次到南丰都只是在县城里走了走,对于南丰的印象只能是浮光掠影。南丰是一个值得留恋的地方,有一篇《南丰赋》这样赞美南丰:
武夷横卧,雩山舒臂;军峰山气势磅礴恰似屏障,南台寺居山临水塔寺双辉;读书岩月白风清景色如画,蜜桔园春华秋实叠彩溢香;车摩岭天然浴场翠羽流金,洽港溪紫霄漂流宛如仙境;盱江拖蓝碧水相荡成涟漪,潭湖水库秀色可餐甲江南;南丰三奇,绿色、傩舞、豆腐皮;桔都三子,桔子、炉子、俏女子。无处风光不迷人,一草一木令人醉。
赋中提到的军峰山、车摩岭、恰港溪、潭湖水库、南台寺等景区,就像是散落在南丰县境内的一串珍珠,令我神往;又像是待字闺中的一群农家少女,令我痴迷。 。 想看书来
夏天
夏天对于少年的我是一段最快乐的时光。学校已经放假了,可以整天都在外面玩了。
绳金塔下养济院背这一带是横七竖八的平房,而邮电宿舍那边是三、四层高排列整齐的楼房。两地之间,有大片大片的菜地,有一口挨着一口的池塘。池塘里养着鱼,偶尔还能发现有水蛇在水面流动。池塘边长满了野生的灌木杂草,开着不知名的小黄花,蝴蝶蜻蜓在花间草上飞舞。池塘旁有垂柳,知了在树上叫着,此起彼伏,一阵高一阵低。偶尔听到“扑通”一声响,那是躲在草丛中的青蛙跃进了水塘。这块田园之地是我们夏天里的乐园。我们会在花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