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部分 (1 / 4)

阳是今年清华的大一新生,她9岁就开始写小说,她曾说过这样的话:“其实写小说是蛮辛苦的,尤其是你把它当成事情来做的时候,有时候想玩就玩儿不了。其实我都没想到能考上清华大学,但正因为我做了那么多,清华大学就说‘破格’,很多破格都在后面等我呢。”你看,她就懂得投入就有回报。上图的何副馆长和我聊了聊他90后的孩子:“周六的时候,他跟着我老老实实去看爷爷奶奶,回来路上还讲很多革命理想,让我很高兴,我就说,明天你去玩吧。后来我才发现,其实我儿子很会算计,用星期六迎合我的方法,赢得了我对他星期天的放松。”的确,90后的算计能力是非常强的,不如80后实诚。他们知道要先让你高兴一下,然后再玩,而80后很实在,只要不爽就是不爽,他今天要玩,你不让他玩他也玩儿。

第三章 先发制人 消费者的新面孔(10)

90后也很讲究现实。很多人经历了很多次挫折才知道“谈恋爱和结婚是不一样的”,而90后还没有经历就知道了:“男朋友要找一个我爱的人,结婚要找一个爱我的人,男朋友以爱情为中心,结婚的对象是以家庭为中心。婚姻和爱情不同,婚姻比爱情更持久,要保持一个漫长的婚姻,老公必须和男朋友不一样。”这段话听起来不像是小孩子讲的,可这确实是小孩子讲出来的。而且他们也能意识到“理想不等同于职业,找职业不能按理想去找”。这里再念一段90后的原话“我喜欢说唱,但我不会把说唱作为我的职业,说唱需要天赋的,我没有这样的天赋,只能把它当成业余爱好。我不去学说唱而是学日语,找一个赚钱的好工作,赚好钱以后会干什么呢,我现在想不了那么多,走一步算一步。”你看,他知道吃饭和爱好是两码事,要找一个好工作但保留自己的业余爱好,千万不能靠业余爱好吃饭。他们这么小就有这么成熟的心思,因为他从小就像大人一样观察社会。

同时90后也知道社会竞争激烈的,需要圆滑世故。我再举一段90后的原话:“三好生是很重要的,因为连续三年三好生就是上好学校的敲门砖,因此必须和同学、老师都搞好关系。我总结出来一些能够提升自己地位的小办法,比如说,经常没事到老师身边待着,老师有什么事咱就抢着做,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就一定要去干,不要怕麻烦,你就能当三好学生。”所以90后比80后更讨大人喜欢。80后实实在在的,比较直接,领导觉得不爽,“这说话怎么一点不顾场合?”而90后的拟成人化更加接近成人的口味,用上海话说“捣糨糊捣得比较好一点”。比如,90后和你关系好,并不代表欣赏你,他也许会这样想,“你当上干部,不就是靠拍马屁吗,跟领导关系搞得好他就让你当领导”。但也不会得罪你,因为你是领导。

还有一个显示90后和成人很相近的表现。60后从小是希望长大的,希望长大之后将来能当国家总理,希望长大以后能赚很多钱分给爸妈,希望长大以后能够干这干那。如果60后、70后的人突然有一天说“我童年的时光多么美好”,对童年的那种回忆和顾念,便是心里开始衰老的转折点。而90后呢,很小就已经开始怀念童年时光,不想长大,觉得长大不好。

90后第二个特点是“一心多用”。90后有个非常典型的现象,一边听着MP3,一边在和老师或者爸爸妈妈说话,同时还在做作业,或者是上网。爸爸会对孩子说:“注意点,集中点,跟你说话呢。”“我在听你说话呢。”“那你耳朵上不是还听音乐吗?”“嗯,我也听音乐呢。”爸爸会认为听音乐和听老爸说话这两件事应该分开,否则两件事情相干扰;但孩子认为这很自然,因为我们都这样的。其实过早成人化的孩子在心理上是容易有疾患的,因为他们只掌握了成人的沟通形式,而没有沟通实质,所以他们很忙活,要把整个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