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
明波对着镜子往头上戴簪子道:“骆大人家的女眷们来拜王妃,我才出来的。”朱寿只是一笑,骆大人家的小姐,有一次在园子里拜王妃,遇到王爷,请安过后,指着花架上子的花对王爷道:“这花真是好看,想着王爷赏一朵,又这么高,我摘不到。”
王爷当时就看一看,就走了,身后跟着朱寿,骆小姐身后又跟着丫头和王府里引路的人,登时把骆家的小姐弄一个大红脸,当时就流泪了。
这些人燕燕蝶蝶都要嫁人了,以朱寿的观点当然是觉得王爷专房专宠是不对的。七岁就跟着朱宣的朱寿眼中,王爷就是神,当然应该雨露纷洒,现在全都在沈王妃那里了。
骆家的女眷一走,妙姐儿就扶着瑞雪先去看了毅将军,下午是毅将军自休的时间,也大半时间玩耍习武的多。
这才走出来就去小厨房准备洗手做羹汤,看着丫头们为自己挽衣袖,妙姐儿决定今天好好煮几个菜以表示自己对朱宣的感谢。
明波、春兰两个人拼命地讨好自己,这才得已顺理成章把这两个有几分棘手的山芋打发走,这中间,朱宣也是有一些功劳。
沈王妃奖惩有道,奖励朱宣当然是可以的,至于如何惩罚朱宣,妙姐儿个人认为这样的难题还是此时抛开的好。
到近天黑的才煮好菜,厨房里已经掌上灯,妙姐儿让人去问一声儿:“去书房里看一看,王爷在做什么?”
红花就跑去了,过了一时回来说:“王爷在会人呢,象是将军们。”妙姐儿就明白了,去年供奉参差不齐,有的给有的不给,又有的说这样那样的收成不好,或是山林里下了大雨,山滑了坡,也是给得不痛快。
朱宣按照自己的制定,决定在中秋节过后对四方山寨发动大军。“给我拿衣服来,”妙姐儿换过衣服,让丫头们捧着食盒,里面装着自己刚装好的饭菜,慢慢往书房里来。
书房里的是铁将军和两位文职官员,朱宣看到门帘高打妙姐儿进来,脸庞就变得高兴起来,站起来候着妙姐儿走进来,微笑道:“给表哥送了什么好吃的来?”
打开来香气四溢,朱宣看一看朱寿道:“传饭来,留几位大人在这里用饭。”然后指着妙姐儿刚做好的一个野鸡豆腐鱼头汤对丫头们道:“这个汤好,一向我最爱用,王妃亲手做的,给铁将军去。”
再看一看食盒中的菜,分了两个给两位文官,看着他们道谢朱寿引着他们出去吃了,朱宣这才和妙姐儿坐下来用饭。
一面和妙姐儿说话:“这群夷人,现在胆子大得很了,都跟着那个没有王法的嘎格头人学。我已经是第二次晓谕他们,让他们各方头人到城里来同我商谈,居然一个也不来。”
朱宣倒不是太生气,多年的经验他知道不动兵马是不成的。“表哥,”妙姐儿柔声道:“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难得今年风调雨顺,能再去个人劝和一下也是很好。”
“不战而屈之人之兵,”朱宣明白妙姐儿的意思,道:“如果能那样也是很好,本来我是就要发兵,既然妙姐儿说了,那就再晓谕第三次。”
沈玉妙不无担心地道:“表哥,如果这第三次他们再不听,你是不是就要去了。每一次你上战场我都在心里担心,所以听你说要打仗,我是不懂,可是想着能去个人劝和一下不是很好。”
“我的妙姐儿还是个心软的小丫头,”朱宣这样说一句,才停筷道:“如果晓谕三次,表哥也不去。三次晓谕都不听,表哥去了只会血流成河。”
沈玉妙没有再说话,只是用大眼睛看一看朱宣笑一笑,表哥的威严象是很重要。这样的事情妙姐儿并不懂,觉得还是少说的好。
“毅将军在哪里呢?”刚才说那么沉重的一个话题,朱宣也换了一个话题,今天是打破他一向吃饭不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