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太子朱慈烺身边,文官是多的冒泡,部队却屈指可数。所以陈演他们就要太子朱慈烺向杨如松示恩,最好杨如松能投靠过来。如不投靠,最不济也要维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以便于太子朱慈烺的顺利继位。
可是陈演他们根本没想到,他们精心设计的一番话,简直就是对牛弹琴。杨如松根本对话中所包含的隐晦含义是茫然不知。反而感觉到都是些空话、套话。没办法,到最后陈演只能自己亲自赤膊上阵了,而且还把太子朱慈烺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说了出来。
可杨如松一听陈演的话,就觉得相当反感。在汝宁军中,杨如松所在的家族地位不是最高的。但整个家族的势力可是能排上前几位。现在去投靠太子朱慈烺?除非杨如松的脑子烧坏了。
再说,现在城外大顺军大军压境,谁有功夫去玩那勾心斗角之事?于是杨如松依然装作没听懂,向着太子朱慈烺和陈演行了一礼,说道:“多谢太子殿下!多谢陈阁老!末将必不辱使命。守护着殿下的安全。”
望着杨如松远去的背影,陈演忍不住长叹道:“武人跋扈啊!”而太子朱慈烺的神色也变得是更加茫然。
……
七月二十日。滦县。
当七月十八日从山海关出发以后。入关的关宁铁骑就是龟速前进。当北京沦陷的消息一传至吴三桂这里,吴三桂就立刻下令全军在滦县停止行动。要观察清楚时局的变化。
而观察北京城战况的关宁铁骑探子也只是在远处看到,大批大顺军鱼贯入城,所以吴三桂他们也想当然地认为,明朝已经灭亡,而北京城已经全部沦陷到了大顺军的手中。
而在这时候。就需要吴三桂来选择了。如果是放弃辽东的地盘,赶往南方去?那粮饷怎么解决?不说路途遥远,光说抛弃了辽东的家当,吴三桂就不能控制住自己的部队不溃散。
如果是投降满清?吴三桂这些人也不愿意。长年累月的激战。已经使得关宁铁骑与满清有了血海深仇。所以不到走投无路,吴三桂也绝对不会用这个下下策。
再说,虽然与满清的战斗是屡战屡败,但吴三桂他们还是看不起满清这些蛮夷之人。就是皇太极已经建国称帝了,吴三桂他们依然以为满清是在坐井观天。谁放着中原花花世界的日子不去过?要到极北苦寒之地去受苦呢?更不用说投降异族的行为,是让祖宗蒙羞了。
如果投降李自成的大顺军?吴三桂他们也相当抵触。因为李自成的政策太过激进了,简直不留给官绅阶级活路。作为辽东的大军阀、大地主,吴三桂他们在本质上就是大顺军的天敌。所以吴三桂准备再等等看,准备大顺朝的新政策出来以后再说。
那么现在留给吴三桂他们的出路就很少了。如果不投降满清,也不投降大顺军,那关宁铁骑应做何安排?
于是在一番商议之后,吴三桂他们商量了以下几套方案:
第一、关宁铁骑可奇袭居庸关,让开山海关大道,让大顺军与清军来斗。而自己则扼住北燕山入口,对北京形成制约之势。而后居险地而守,同时窃取张家口。
这样一来,关宁铁骑一方面可以从北侧对大顺军形成制约,另一方面也可以此地为依托,观望大顺军与清军相斗,不管任何一方胜,关宁铁骑都有希望重新占居北京。
第二,如势有不及,关宁铁骑也可北出蒙古,与清军从新形成合力,同时,只要主力在手,并利用蒙古骑兵优势,关宁铁骑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补充和加强。
另一方面,也可以脱离清军的直接协迫,形成一定的独立形势,这样一来,也可以加大自己在清军、闯军以及南明之间的砝码与周旋余地,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如大顺军战败,关宁铁骑则可窃取山西、窃袭陕西而后西北,形成势力割据;如大顺军战胜,则可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