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好。我學貓那樣哭,什麼時候開始哭?&rdo;
&ldo;現在就可以了。&rdo;
於是,習鵲用哭腔唱起了哀歌來。
他打斷習鵲,說道:&ldo;不是這樣唱的。&rdo;
習鵲問道:&ldo;我以前都是這麼唱的啊,怎麼就不是這樣唱的呢?&rdo;
唱哀歌是有一定講究的,一般分時間和喪事進入到某一實質階段時,就唱某一段哀歌,並且每一段哀歌都有它的意義,有《落氣》《趕信》《入棺》《獻飯》《開路》《游城》《哭五更》等等。顧名思義,就是在這些時間時要唱的歌詞。
後來外公專門去習鵲家裡請教過,習鵲告訴外公說,他之所以用哭腔唱哀歌,除了因為辦的是哀事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原因。哭相當於陽間的人與陰間的人對話,陰陽兩隔,語言不通,就用哭聲來為死人引路。
但那個陌生人不要他以這樣的方式來吸引載著小米的魂的白先生。
他說:&ldo;你以前都是給亡者唱的,自然要有詞,要說亡者的生前身後事。但白先生是只貓,你說這些它不會有觸動的。&rdo;
&ldo;那怎麼唱?&rdo;習鵲犯難了。
那個陌生人說道:&ldo;不要用詞語,只要有曲調。&rdo;
&ldo;只要曲調,不要詞語?那怎麼唱啊?&rdo;習鵲沒有這麼唱過。但也就是這一晚唱過之後,他的名氣突飛猛漲,不止是方圓幾十里了,方圓百里之外的人都來這裡請他去唱。這得益於一個陌生人的指點。
&ldo;為什麼要有詞語呢?有詞語反而束縛了要表達的意義。你試試。&rdo;
習鵲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又一心想把小米的魂叫回來,便聽了他的話,用手摸了摸喉結,然後清了清嗓子,發出一個古怪的叫聲來。
這聲音一發出來,他自己都渾身毫毛立起!這聲音太陰森了!
那個陌生人驚喜道:&ldo;對!對!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可以時而高一點,時而低一點!&rdo;
於是,習鵲又將聲音變得時高時低,仿佛是一隻貓甩起的尾巴一般。
在外公長大後,畫眉村的許多人仍然記得那段時間的夜晚裡常常響起的幽怨的哭聲,如幽怨的女人,如絕望的貓,又如迷路的小孩子。
其實要找到白先生沒有那麼容易。
那天晚上,那個陌生人帶著習鵲繞著畫眉村走了好幾個圈,都沒能看到白先生一眼。
習鵲唱得喉嚨有了腥甜的感覺。
那個陌生人算了算,子時已過,便對習鵲說道:&ldo;今晚看樣子是找不到他們了。我們先回去吧。明天晚上再來。&rdo;
&ldo;你不是說你帶我來找白先生嗎?搞了半天你並不知道它在哪裡啊?&rdo;習鵲失望道。
他賠笑道:&ldo;我熟悉它的行蹤,可是不知道這個時間它在哪裡。就像老河橋上的那塊石頭一樣,我平時知道那裡是沒有石頭的,哪裡料到今晚偏偏就有了!你知道的事情是過去,過去是不會變的。但你要了解的事情是現在,現在是會變的呀。&rdo;
&ldo;事情被你做了,道理還被你講了。&rdo;習鵲掩飾不住失望地說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習鵲哭了三個夜晚,終於有了收穫。
第三個夜晚的丑時即將到來時,習鵲和那個陌生人在畫眉村後山附近的刺叢里發現了白先生。
在漆黑的夜裡,它那身白毛非常顯眼,就如從某個縫隙里漏下來的一團月光。
習鵲和那個人幾乎是同時發現它的。
習鵲繼續唱著沒有詞語的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