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部分 (2 / 5)

“为什么”的同时,也要问孩子“为什么”。

“妈妈,人为什么会死?”

有一天正在吃晚饭的时候,南希突然向我提出这个问题。当时南希刚上幼儿园不久,对她突然的提问,我只有用常理来解释。

“人的年龄大了,身体就会衰弱、生病,衰弱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死。”

南希似乎不满意我的回答,反问我:

“不是的。人不是神创造的吗?”

“是的。”

“那么神为什么让人死?”

这时候,我明白了南希问这个问题的初衷。小孩子是不会明白为什么神创造了人类,又会让人死的。我没有回答南希而是反问孩子们:

“你们都是怎么想的呢?神为什么会让人死?”

孩子们没有想到我会这样反问,一时间都陷入了沉思。最后,三个孩子都说不知道。

我听了孩子们的话后,笑着说:“ 其实我也不知道。我们一起想一想,再回答吧。”

几天后,我再次向孩子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孩子们各自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已经记不清孩子们具体是怎样回答的了。爱丽丝好像回答:“ 如果人不死,一直生活下去就会越变越懒。”彼得说:“ 如果人不死地球上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不管他们的回答多么可笑,重要的是他们为了寻求答案经过了不断地思考。

妈妈们总是对孩子的一些问题显得手足无措,以为必须得给孩子一个答案。实际上,并不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只要能让孩子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就足够了。反过来问孩子“ 为什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和孩子最常说的话就是“ 为什么”。

“ 这个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通过不断地问“ 为什么”,让孩子们为了寻找答案而开动脑筋,经过这样不断地思考,孩子们的思路就会逐渐扩展开来。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和一个公主。国王只有这么一个公主,因此视她为掌上明珠。有一天,公主想要天上的月亮,国王为了达成公主的愿望,把所有的大臣都叫来,一起商量办法。大臣们都说月亮离地面太远了,而且又很大,摘下来是不可能的。

一个小丑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示能够完成公主的心愿。他来到公主面前问公主:“公主殿下,月亮有多大,怎么才能摘到?”公主回答说:“你这个笨蛋,月亮只有我的指甲那么大,只有我窗前树梢那么高,顺着树爬上去就可以够到了。”

于是国王就给公主做了一个只有指甲大的月亮,公主满意地笑了。

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不如成年人,但成年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爱拘泥于固定思维模式,对一个事物不会再有更多的想法。对成年人来说月亮就是月亮,但对公主来说,月亮只是一个梦想。只要能够实现梦想,即使只有指甲大小的月亮也是可以的。

孩子的想象力通过不断地思考和提问,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如果妈妈对孩子的想法和提问只停留在固定的思维中,孩子的想象力就会受到限制。

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感性认识丰富的人,妈妈首先要改变传统认识。不要总为孩子上什么培训班而苦恼,应该先听一听孩子提出的问题,然后经常问一下孩子“ 为什么?”以开拓他们的思考空间,“ 为什么”的提问中隐藏着孩子的感性认识的灵光。

·☆卷尾语

还没说完的话

如今,我已步入古稀之年,我经常会想“现在是该整理人生的时候了。”、“我为什么而活着?”、“上天给我的使命是什么?”我是否完成了我的使命?当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