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哑”,清晨,一座府第的后门打开,一名身着麻衣的仆人,挑着胆子,肩一条白巾,手脚利索的走了出来。这是一名厨子,服侍辅政阁二品大夫李公估已有十二年之久。称得上是个老仆人。儒家的大臣们,饮食都很清淡。不用费什么精力。不过,饮食都很规律,一日三餐少不了。而且,府中的也有些下人,同样需要裹腹,所以,一些该采办的采办,一样少不了。
“大人这些天,忧劳费思。得需要好好进补一翻,我得费些心思才行。”老仆人想着心思,往城门而去。一路上,禁军戒备森严,到处巡逻。不时可以看到,一只只王侯、将军、探子,行色匆匆,不断进出上京城。这让在上京城住了几十年,早已习惯了这些安宁、平和气氛的老仆人,极不适应。
“又要打仗了……这些该死的蛮夷!”老仆人心中不无怨愤的想道。方外宗派对于这些普通人来说,是极为遥远的事情。哪怕他们早就见过朝廷里的甲士。一掌劈碎大石的本事。而飞天遁地、破碎虚空,无所不能的武道强者,更是他们世界之外的事情。
朝廷六部被毁,对于老仆人这样的平民来说,自然而然的,就归结到了各荒的异族身上。毕竟,那天许多人都看到了一匹匹战马,驶入六部大门,然后猛烈暴炸。在上京城的平民们眼中,很显然是遥远地域外的异族们,装扮成了大周的探子,发动了这场叛乱。事实上,这样的说法,在平民中流传极广。对于朝廷之前公布的,归结于方外宗派的事情,反倒没有多少人相信。毕竟,实在是太遥远了。而且,可以飞天遁地的人,实在没有必要,装成普通人的来自爆。
老仆人穿过许多街道,来到了一家菜铺。像辅政阁大臣、和王侯的府第中,所有的菜、肉供应,都有特定的菜铺、肉铺供应。一来方便,二来安全,朝廷中一般都人定期检查。而且这些人在各在府第都有备案,家底清白。真如果出了事,也跑不了,甚至可以顺藤摸瓜,查到这些祖上的基业所在。
菜铺早已开门,但人却不多。
“李大人,来买菜了。”菜铺老板站在门口,看到老仆人过来,打招呼道。他的脸上带着微笑,但眼中却难掩担忧。现在的世道并不安全,对于他们来说,也不是个好消息。
“老钱,都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只是个下人,根本不是什么大人。你叫我李大人,会折我的寿的。”老仆人道。
两人笑说一阵。菜铺老板装一袋新鲜的,还滴着水的蔬菜递了过来:“和往常一样,东西都准备好了……”老仆人笑了笑。递了几枚五帝钱过去,便把菜放进了担子。
出了菜铺,老仆人难得买了一只菜,又买了一些深山中药。他走的很赶,这些店铺很早就会关门了。必须要早点回到府里,老仆人烧了几个青菜,又盹了一锅滋补的鸡汤,然后差人送到了书房里。辅政阁的二吊大夫李公估,今年五十有七,在辅政阁议事有二十多年了。再过几年,就到了告老还乡的时候。李公估坐镇辅政阁多年,向来张驰有度,从容淡定。但如今,这位修养多年的大儒,也有些心浮气躁。
“为臣者,思君、思国,思天下”。书房中,李公估挥毫铺墨,写下一行字。他的眉头皱起,盯着宣纸上的字体,完全没有了平时的收放自如,顿了顿。这位二品大夫,又在宣纸上写下另一行字:“为儒者,静心、静气、静神”。
然而一行写完,李公估却不禁叹息一声。投笔罢写,颓然坐倒。这位已过了“知天命”年纪的老儒,此刻心浮烦杂,无论怎么练笔,也无法静下心来。每次阖上眼的时候,脑海都是朝廷各处发生的动乱和事故。
儒家主政已一千多年,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做到张驰有度,天下稳定。然而面对这次席卷天下的动乱,却是束手无策。儒家向来相信,只要天下民心稳定,那么就没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