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祖训,遴选贤良之人入主中宫。今,秦国公礼部侍郎朱成琅之女,朱氏柔则,温婉淑德、娴雅端庄。兹仰承皇太后懿命,着册封为后,为天下之母仪。内驭后宫诸嫔,以兴宗室;外辅朕躬,以明法度、以近贤臣。使四海同遵王化,万方共仰皇朝。特,颁旨布告天下,咸使宇内闻之,钦此!”
“臣女接旨,遥祝陛下、太后万福金安。”
李长半弓下腰,连道不敢不敢,又拿过一道圣旨,说,
“陛下之前对国公府之事多有误解,今特赐旨一道给乐阳侯。”
哥哥赶紧跪行向前,
“皇帝诏曰:今册封朱氏柔则为后,循例荫封后族。后之长兄,朱明礼原为乐阳侯,温文有礼,堪为表仪,特加封国公爵位,称雍国公。”
娘亲喜极而泣,就是一向稳重得体的大哥,也浑身不可抑制地颤抖起来。
我突然想到以前看的电视剧—小李飞刀,里面有一句话“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到了这里,不就可以说成“一门三皇后,父子两国公?”
不管我怎么想,朱氏一门现在确实是达到繁盛的巅峰了。
天子大婚分六步,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
说来虽然繁琐,却没几件与我相关的。
除了宫里来人,丈量身材,试穿礼服,被尚仪姑姑教导宫规礼节,我每天都很闲。不过这个时候我也不大出去了,因为圣旨已下,身份已定,即使是娘亲见到我,也要行礼了。而这对于我来说,却是万般艰难。于是我干脆连娘亲都不想见了,只待在自己的屋子里绣绣花,看看书。
娘亲也很忙,忙着和众多的诰命夫人们交际,也顾不上我这边了。
我看娘亲高兴地很,前一段时间的病容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可不是应了那句老话“人逢喜事精神爽”?
父亲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人物,很多礼节都需要他来才能进行。
仿佛之前的矛盾纠纷都不存在一样,娘亲不愿回秦国公府,他便乐滋滋地来了雍国公府,主持婚礼。
一点的委屈都看不出来,想必自己的女儿做了皇后,自己成了国丈,即使这个女儿不是自己最看重的,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吧。
乾元二年十月初八,据说是个千载难逢的大吉日。
迎亲正使是摄政王,副使是礼部尚书,这可是自古以来皇帝迎娶皇后的最高礼节了。以摄政王为迎亲正使,这可是从未有过的恩宠。
摄政王先向我的父亲宣读迎娶皇后的制文,然后把金册金宝放在册案宝案上。引礼女官引导我到拜位前,由侍仪女官向我宣读册文宝文,然后我接过金册金宝。最后,我行三跪三拜礼毕,册立大礼即告完成。等钦天监官报告子时吉时一到,我就身着龙凤同合袍,前去内堂乘坐凤辇。
我搭上红盖头上轿,正使持节偕副使出,乘马先行。娘亲率诸妇人送至凤舆前,父亲率朱氏众子弟跪送于大门外。銮仪卫校尉抬起凤舆,提炉侍卫手持凤头提炉引导,太监左右扶舆,内大臣侍卫在后乘骑护从,向皇宫进发。由于是深夜,随行的人多手执宫灯,沿途也悬挂了大量的灯笼。
坐在十六人抬的凤辇中,我轻轻地半掀起红盖头,只看见路两边都是红彤彤,亮堂堂的,似乎这不是黎明,而是白日。
也许是因为这夜太过于寂静,也许仅仅因为我的无聊,所以胡思乱想。
看着那漫天遍野的红色,我竟然想到了鲜血的颜色。
这可真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啊!
但是很多事情,并不因为它不吉利,所以不会发生。
凤辇缓缓驶入皇宫正门的时刻,意外突生。
很多年之后,我都忘不了那一刻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