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部分 (1 / 4)

败。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温州商人的加入,竞争就直接在这些温州商人之间展开了。

开头的几年里,因为过去那些当地人和犹太人从事的这些生意利润都非常大,温州人只要稍微降低一点价格来竞争,就可以迅速击败这些外国人,从而维持火暴的市场。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温州人加入进来,开始供大于求,产品的价格于是开始走低,而质量要求却不变,这样衣工厂和批发商的利润便开始直线下降。

另一个竞争对手是国内的那些外贸成衣出口商。随着国内的纺织品、服装开始大规模地进军国际市场,也大大压低了国际市场的产品价格,这进一步压缩了这部分成衣制造商的利润空间。

利润下降,生意很难维持下去,无论是底层的工人,还是制衣工厂的老板,都开始承受很大压力。

然后,1998年法国再次宣布大赦,又有许多温州的偷渡者身份合法了。但是这个时候,开制衣工厂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于是,很多温州人纷纷跑到了土耳其人开的制衣工厂。据说是因为土耳其人工厂给的工资相对比温州老板要高。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多温州人在国内的生活逐渐转好,为生活所迫而到来的偷渡客数量开始减少。并且,即使还有新到来的人,也不愿意再从事如此艰苦的工作了。

良性循环被打破了,那些愿意做衣服的工人越来越少,制衣工厂的工人不断流失,却得不到补充;同时国内出口商的挤压,让制衣工厂的利润也越来越少。于是,这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制衣工厂便一个一个倒闭了。相比于中国国内的制衣工厂,虽然在巴黎的这些工厂已经极力地压低成本了,但无论如何工人的费用还是要比国内的要高。于是批发商纷纷转向,开始去国内找工厂加工衣服了。

美国浙江温州工商总会会长陈钱康是第一个在巴黎从事服装贸易生意的温州人。他说:“当时我发现国内的劳动力和生产原材料比较便宜,如果从国内进口的话会比直接在巴黎做有更多利润,于是我随即开始了进口贸易。”

巴黎的服装业开始进入恶性循环期。批发商给制衣工厂的活和价格越来越少,制衣工厂能找到的会做衣服的熟手老工人也越来越少。而原有的工人则因为年龄的增加,体力也不如以前,况且收入也不比往年,想继续做衣服的也越来越少了,这就只能让批发商从中国进口已经加工好的衣服。

就这样,11区的生意一蹶不振,而且很难再恢复过去的辉煌。

逐步蚕食

与此同时,在1993—1994年,随着事业的发展,温州人在巴黎的“地盘”也逐渐扩大。在一些新的地区,新的产业开始萌芽。2000年左右,又有一批温州商家来到位于巴黎12区的圣马丁街,以及从火车东站到圣丹尼街。这里原是一条有着40多年历史的童装批发街。最初,在很多人的眼里,那还是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但温州人的到来使这一情况彻底改变了。

温州人来此开店批发童装始于1997年。那时候,这条街上还没有几家华人店铺。自从陆续有人在那里开店之后,嗅到赚钱味道的温州人便迅速作出反应。2002年,大批华商进驻这条街,并以非常快的手段盘店。经过几个年头的更迭变换,这条街上的近百户商号基本上都换成了华人店主。于是,这里也被改称为今天的“华人童装一条街”。只是局限于停车卸货不方便,以及周边没有好的小街配套能使这条大道发展成11区那样大的有名的批发区。

巴黎12区蒙加莱街本来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街道,但是,近些年来,一家挨着一家的华人电脑店把那里变成了闻名全法国的“电脑一条街”。细述蒙加莱华人电脑街的历史,也要追溯到十几年前。20个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电脑商城苏尔古夫在12区开业,由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