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部分 (1 / 5)

第二十二章 首战立威(1)

由于朔方节度特殊的地理位置,安禄山把消灭朔方军看作仅次于攻占长安、击溃唐朝皇室的重要任务。

朔方节度(治所为今宁夏灵武西南)和安禄山所辖的河东节度(治所为今山西太原西南)是邻居。朔方军也是距叛军最近也是最强的一镇。一旦朔方军东出,可以立即进入河东,援助河东唐军抗击安军,免使河东落入叛军之手。朔方军还可东出井陉口(今河北获鹿西南),进攻河北,切断叛军归路,威胁其后方。

安禄山起兵范阳时,也顾虑到朔方军对其后方的威胁,他在发兵南下之前,就任命别将高秀岩为大同军使,率兵连夜赶赴大同军,以阻止朔方军东出。又命其部将安忠志率精兵屯于土门(今河北获鹿西南),以防河东和朔方军进入河北。

举起造反的大旗后,安禄山主力部队正面直奔洛阳、长安,高秀岩在北边也展开攻势,进攻朔方的振武军。

高秀岩被安禄山委派如此重要的任务,当然也不是无能之辈。眼看着友军在河北一路狂飙,如入无人之境,他也满怀信心地带领部队想着一鼓作气拿下振武军城。

可惜朔方军绝不是河北诸郡的兵力可比的,他这次行动如果一头疾速奔跑的野马,突然撞到一块铁板上,登时头破血流。

对这场战争,史书写得非常简单,只是说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击败之。想来并不是很激烈,郭子仪轻易就将对方打败了。

郭子仪这时表现了一位优秀将领的素质,在打败敌军之后,并没有沾沾自喜,急忙把捷报上报朝廷,留在原地等候封赏。而是率大军乘胜一路追击,连战连捷,一举攻克静边军城(今山西省右玉西北右卫镇);把安禄山手下的大将周万倾击杀。

安禄山的大同兵马使薛忠义见静边军城失守,想趁郭子仪立足未稳,率大军前来攻城。

郭子仪派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浚、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右武锋使浑释之等率兵去迎战,大败薛忠义所率的叛军,并将敌七千骑兵坑杀。

“坑其骑七千”,令人意外,在《资治通鉴》中用了“坑”这一词。在传统观念中,“坑杀”是违背道义的,都是大反派才干的事,是不得人心的。

“坑杀”一般是指把敌人挖坑活埋。当然现在也有人论证,说坑杀未必是活埋,也有可能是把死人埋葬。这说法令人感到有些不解,把死人埋起来,那是功德无量的善人之举,怎么着也和“坑杀”两字联系不起来。

历史上最有名的坑杀,莫过于战国时期的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万。虽然白起此举为始皇灭赵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由于其手法过于血腥、不人道,一直为后人所诟病。

正面人物很少有坑杀行为的,如果是有,也会美化称为“京观”。

看来唐、宋朝的史书更为尊重事实,或不以“坑”为恶吧,就连唐太宗征高丽时,也“收靺鞨三千三百,尽坑之”。

不管郭子仪这“坑其骑七千”是不是把敌人的骑兵给活埋了,还是杀死后填到坑里,总之对敌人起到了很强的震慑作用,也便于他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十二章 首战立威(2)

郭子仪兵马不停,进攻云中郡(如今的山西大同市)。朔方军兵锋所至,叛军不敢迎敌,只是固守。

云中郡是安禄山手下的重镇,早已经做好守城的准备,兼之城固高险,朔方军一时攻占不下。郭子仪有着良好的战略大局观,在下令兵围云中郡的同时,命别将公孙琼岩率领二千骑兵攻克了马邑,打开了东陉关的通路。东陉关的打通,也就是打通了朔方军与太原军的联系,使安禄山下太原,入永济,夹攻关中之军事行动无法实现。

只是区区十几天的时间,郭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