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部分 (1 / 5)

,可惜现在甭说自己影响一国之途,就是身边的人又能影响几个?再提起“梦想”两字,感觉是如此的遥远。

对于郭子仪中武举的年龄,一直没有定论,两唐书中,都以“以武举高等补左卫长史”一语带过。

《郭公庙碑铭》倒是提了一句:“弱冠以邦乡之赋,骤膺将帅之举”,“弱冠”在古代是指20岁,后来也被引申为20岁左右的意思,这里也不排除为了碑铭朗朗上口,“弱冠”为第二种意思。“邦乡之赋”并不是说友邻吟诗作赋,此处的“赋”应为士兵、服兵役之意。《左传•隐公四年》就有“兵也。以田赋出兵,故谓之赋。”

也就是说,20岁左右的郭子仪在邦乡的军队里服兵役,当时军队分为府兵、禁军、地方军等,郭子仪应征的是地方军。

郭子仪20岁那年是公元717年,当时唐朝还实行府兵制。根据府兵制的要求,服役的年龄是“二十一入募,六十一出军”,虽然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玄宗曾下制:“今宜取年二十五以上,五十而免。屡征镇者,十年免之。”但由于兵员紧张,并执行不严。

我们只能说,当时的郭子仪肯定不小于21岁。

府兵要求从“六品以下子孙及白丁无职役者”中挑选,郭子仪既然能入选,也可以推测出当时五十出头的郭敬之官位还属于六品以下,也就是还没当上刺史。

郭子仪服兵役期间,参与了朝廷举办的武举考试,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第十四章 弱冠中武举

武后时期,为选取优秀的带兵人才,保卫大唐的边境安宁,武则天以文举为参照,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了武举制度。

武举初始于唐代,当时制度并不成熟,考试的科目现在看来也不太科学。简单来说,考试的重点就是射箭和力气。

既然科目简单,那么报名的人也就多,天下习武之人云集长安,想比赛得排好几天队。于是在当时又产生了一种资格比赛制度,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资格,你才能参加比赛。

资格赛对选手的要求有三条:

一是得懂得点兵书,总得不能是文盲不是。

二是还能有点才艺,当然这才艺不会是唱支歌、跳个舞什么的,而是勇技,其实就是想办法表现一下自己的勇敢,以免选中的人日后到了战场上是个孬种。

第三就是射箭,又分为平射和筒射。平射,顾名思义,就是看谁把箭射的平,大家都知道,由于地球引力的原因,箭射出后一定呈一定的弧度,所以射箭时还要讲究个最佳发射角。在同样远的情况下,把箭射得平,意味着箭的初速度大,其实还是比得臂力。在矢发平直的前提下,射十箭,中五箭及以上为上第,三箭及以上为下第。筒射检验的是“善及远而中”,应该是在远处放一个筒作为目标,看谁射得最精确,十发四中就为上第,三中为下第,三中以下为下第。

经过地方上的初评,达到了武举的条件,就可以到京城参加武举了。由于这资格试是完全由地方主办,除筒射外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标准,免不了出现许多照顾当地生员的情况。

郭子仪既然是被称为“骑射绝伦”,当然顺利通过了地方上的预选。

在京城比试,再想徇私舞弊就困难了。再说,高官子弟已经有政策照顾就业了,没必要非得来赶武举这一场。

武举考试的项目,包括了射长垛、骑射、马枪、步射、材貌、言语、举重七项。

射长垛是比试远距离射箭的精准水平。由帛或皮革制成特大号的五个箭靶,中间的箭靶有长宽各六尺(大约180cm,够大的,再近视的人也能看清靶子),其余四靶小一些,但也有三尺长宽。靶上分成三个区域,分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