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培育出来酸甜适宜的品种。她舍弃红果一称,给它命名为现代的名字圣女果,并说那是专属女人的果实,结果圣女果风靡一时,很多大家小姐也还吃,这是后话了。
四个人背着沉甸甸的成果,天快黑了才到家门口。惠娘早早守在院子门口,见青儿面带笑容,风风火火的走回来,提起的心才放下,一边赶紧向葱头他们道谢,一边顺手把青儿的背篓接下。
回到家,甜甜睡了一觉,青儿起来吃了点东西,精神抖擞的开始清点战利品,惠娘见青儿心情开朗了,笑了笑,放心的去忙她自己的了。巧儿果儿看到大姐弄回来很多新鲜玩意儿,也欢天喜地的跟着,东捡捡,西捡捡,尽帮倒忙,青儿也不在意,乐呵呵的在后面收摊子。收拾好,青儿把小番茄洗净,听小翠讲小番茄山里人都叫它红果,倒是名副其实,但是青儿更喜欢圣女果一名,感觉就像女人专属的果子,意境很美,这也是青儿喜欢的一个原因。
巧儿果儿见大姐手上红通通的果实,很是喜爱,一直睁大眼睛,惊奇的看着,青儿见状,笑了笑,顺手塞了个果子到两个小家伙嘴里。巧儿倒是喜爱,眉开眼笑的,果儿一咬就皱起包子小脸,艰难的吞咽,再递给他就连连摇头,还拼命后退,一边龇牙咧嘴。看来这果子真属于女人的水果,连小男孩都不怎么喜欢。
泡姜生意
四五月,冬小麦已经成熟,李贵帮忙一起把小麦收了,晒干全卖了,交了农税,还是远远不够换债。青儿也没想到粮食出产这么少,两家七八亩荒地还不到八百斤小麦,而且又廉价,晒干了才九文一斤,这时她才想起她卖泡菜的收入其实挺不错的。交了税,只剩下三、四两银子,离债务还有好长一截。这里的小麦可是主粮,一般人家交了粮税剩下的都留下来做一年的口粮,不够就参些高粱什么的度日了。老爷子见青儿一家把口粮全卖了,沉默了一阵子,还是携李奶奶上门轻声劝导惠娘,钱慢慢还,先要紧着口粮。
青儿有些郁闷,她不想失信于人,于是兑着李贵又赶了一趟城里,卖了果子,又卖了些时令蔬菜油菜,菠菜,莴苣什么的,并编了个借口说是在青州收集来的,只是后来到长安以后,季节不对就不敢轻易拿出来了。李贵也相信,还说青儿做的对,是不能太冒险了。青儿见李贵真心为她着想,心里一松,又透露:自己跟小白单独行动过几次,一次,跟小白去集市,看到有人卖嫩姜,说是他自己家原是要种成老家做药用的,因为要急着搬去其他地方,他家口子不等跟他商量就全挖了,准备运到新住处种,但是路途遥远肯定是种不活的,就贱卖了。那人老家住山里,全部土地种了姜不说,还开了荒种姜,收起来不少,青儿把那些嫩姜全买了。还说回家后就开始制泡姜来卖,肯定大卖,李贵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青儿在现代就特别喜欢吃四川泡姜,酸酸辣辣的,很是可口。再说有句俗话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马上就到了,赚点口粮备着总是好的。她现在虽是无债一身轻,有点余钱傍身更好,于是青儿早早就开始琢磨了这事了。经她打听这个时代只知道老姜的药用,还不知道姜做吃食得美味,青儿不怕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有千年文化底蕴做熏陶,青儿对这些个自己熟悉的小事还是有信心的。
无钱路路不通,青儿深有体会。收完小麦,七八亩地很快种上黄豆,一家人就闲下来了,青儿急忙把部分嫩姜移到小作坊仓库里,开始制作泡姜,看来这次主要还是自家人动手了。村里的人或多或少有些水田,都忙着种稻谷,家里没什么田地的青壮力,早去城里做短工了,只留下妇弱在家忙着田地也够呛,很难找到帮手。
青儿又把跟李贵说的一番话跟惠娘说了一遍,说清楚了嫩姜的来历,惠娘才放了心。姜有开胃健脾、驱寒消毒、温肺止咳的作用,惠娘听说能做成吃食,只是稀奇,倒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