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舞台下的评说> 第5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部分 (1 / 4)

有节俭的传统,而是社会保障不完善,有太多后顾之忧。节俭并不是人的天性,是穷而有忧造成的。医疗、教育、养老都需要太多的钱,而且,我们生活在一个转型社会中,不确定性太多了。许多人不敢想今日的穷人明天会如何有钱,更多想的是今日的中产,明天会如何下岗。但是社会保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可能“大跃进”地实现。

由此看来,消费不足是一个“慢性病”,要通过长期努力才能改善,现在困难来了,病急乱投医,就会开出一些看似有效,实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药方。补贴就是这些药方中的一个。

无论是直接发钱也好,给各种消费以补贴也好,其刺激消费的作用极为有限。比如直接发钱。如果人人有份,不能改变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有钱的拿了补贴的钱,不消费;没钱的拿了钱,即使消费,也是杯水车薪。如果是消费补贴,比如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给补贴,充其量也才70亿,能拉动多少消费呢?

用补贴的方法,不仅没有多大用,还有一些不利的作用。正如吃一剂药,医病的作用不大,副作用却甚为严重。

一是形成资源浪费。家电也好,汽车也好,都有使用年限。还没有到报废期就强制报废岂不是一种浪费吗?这种浪费式的消费,永远都不能采取。为了一时的增长率而刺激这种浪费,违背了科学发展观。我们提倡消费,但绝不能提倡浪费。无论我们的物质有多丰富,也要牢记“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教导。

二是形成这些企业生产过剩,又是另一种资源浪费的形式。家电、汽车销路不好,根本原因还在于生产能力大于有效的社会需求。危机是一个信号,告诉你供大于求了。正确的方法不是想办法扩大需求,而是缩小生产能力。市场经济之下,这一过程是在竞争中优胜劣汰,淘汰一批效率低的企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调结构”的内容之一。用补贴的方法扩大需求,保持甚至扩大原有的生产能力,保留下来一批本该淘汰的低效率企业,这从长期来说,对经济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补贴家电、汽车消费,在一时也许可以缓解这些行业的危机,让它能苟延残喘下去,但以后还会出现更大的危机。制定政策绝不能如此目光短浅。这就如同一个笑话讲的,外科医生用机器挤压的方法治疗驼背,只问背能否直起来,不管病人死活一样。

更为重要的是以补贴刺激需求违背了公平的原则。那些低收入的人,维持温饱尚且不易,补贴再多,也没有钱去更新家电,至于汽车更是想也没想过,何况更新?这70亿的贴补全由高收入者享用了,而这些人本来就“不差钱”。把税收的钱用来补贴富人,哪一个政府会这样做?这个社会本来就因为收入差距大而引起了不和谐。这样的补贴岂不扩大了这种差距,加剧了不和谐吗?

其实这种补贴的做法在操作层面上也颇为不易,已实行的补贴家电下乡已经引起了许多问题,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再补贴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岂不是要扩大这种*吗?这种补贴有利于那些本来不该帮助的企业和已有家电、汽车的富人,而对消费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反而扩大了社会上的贫富差距。这种不管手段如何,只想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符合科学发展观吗?

当然,在经济遇到困难时,政府还是应该拿出点钱来刺激消费的,不过不是这种补贴的形式,而是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在经济困难时,遭受打击最大的不是企业,不是中高收入者,而是这些低收入者。他们即使在经济繁荣时,收入也仅能维持温饱而已,一旦经济困难,下岗失业的是他们,甚至连维持温饱都成为奢望。解决这些人的燃眉之急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最有效手段。把补贴那些有钱人换家电买汽车的钱用来直接补贴这些低收入者才是人间正道。而且操作起来也容易:扩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