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1 / 4)

箭(arrow)

箭(矢,簇)

用于弓射或用于弩射。弓用之箭较长,约为70厘米左右;弩用之箭较短,在50—60厘米上下。它的制作在春秋时期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表现为:第一,制作上趋于科学、规范化:如箭簇、箭杆、羽毛间的比例及箭杆的长与直径、杆的前后部的重量等,都有了一定的比例规定。从出土的春秋时箭簇实物标本看来,《考工记·矢入》中所规定的规格、尺寸、比例关系,与实际基本相符。第二,箭骸虽多为青铜质,但形制有了较大的改革,即逐渐抛弃了从商代到西周的传统的双翼扁体型,而改为三翼三棱锥体型,即由两翼的侧刃前聚成锋改为三棱的三条凸起的棱刃前聚成锋,簇锋小而锐,大大提高了箭簇的穿透力和杀伤力。即使是仍然保持着扁体双翼型的箭簇,也加长了脊部,缩窄了双翼,且使两翼角下垂,以增强穿透的能力。在春秋前期,三棱锥型的箭矢仍是少数,但到了春秋晚期,它却迅速增多,被大量使用。如长沙浏城桥一号楚墓出土的46枚铜簇中,三棱锥体型的箭骸多达29枚,就是明证。

靠机械力发射的一种兵器。因弹射方法不同,分为弓箭、弩箭和摔箭。

箭由箭头、箭杆、箭羽三部分组成,箭头,又名箭镞,多为铁制,头锐而底丰,式样有三菱形,三角形,圆锥形等。其刃薄而锋利,旁有槽。箭杆以木或制成,嵌于箭头之下。箭杆为圆柱形,用箭端制作而成。箭羽常以鹏鹘等巨禽翅制成,夹于箭杆尾端,使箭在飞行中平稳地命中目标。

古代置计时器漏壶下用以指示时刻之物'haerclock'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

箭端:

制造箭杆的工具。为方形硬木所制,箭端中有并一圆槽,略比箭杆为大,圆槽贯两端。一端敞开,一端装有钢板上有一圆孔。圆孔呈薄刃形,圆孔大小如箭杆圆珠笔而平直,此器因使箭杆斜而更正,

曲而复直,故取名为端。

箭制:

指箭的规定编制,我国古代军队从广泛用箭,各朝各代对箭的式们都有规定。《唐六典·武库令》载:“箭之制有四:一日箭、二日木箭、三日兵箭、四日弩箭。”各朝代的箭制大抵相同。

徒:箭镞的别称。《释名·释兵》:“镞,关西日徒。铰也,言有交刃也,”

镞:

1指箭头。《文选·西都赋》:、“尔乃期门齐飞,列刃攒。”2箭名。《诗·大雅·行苇》:“‘敦弓既坚,四既钧。”《尔雅·释器》:“金箭谓之。”“以金为镞,齐者名镞”。

镝:箭镞的别称。〈历记·秦楚之际月表〉:“销锋镝。”

抉拾:古代射箭用器具。抉指扳指,载右指上,用以钩弦。拾零。着以左臂,用以护肩,抉用棘或骨制成,拾以革制成。

步叉:箭袋。〈释名·释兵〉:“步叉,人所带,以箭叉于其中也。”〈后汉书·兴服志〉:“箭袋谓之步叉。”

箭筒:装箭器具,亦作箭袋。以皮革制,外饰花纹,长短与箭之尺寸为标准。盛箭器具。用木或兽皮制成。〈周礼·夏官·司弓夭〉:“中秋献。”

箭擦:弓箭手腰带上挂的毛纱悬垂物,用以擦箭。

(1)矢:箭的别名,〈广雅·释器〉:“矢,箭也。”“矢,指也。官其有所指向,迅疾也。”

(2)八矢:

1箭类的总称。2中国古代的八种箭:《周礼·夏官·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凡矢,枉矢、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杀矢、矢,用诸近射田猎;矢、矢,用诸弋射;恒矢、庳矢,用诸散射。”

郑玄注:“此八矢者,弓弩各有四焉,枉矢、杀矢、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