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衰败,与自己的爱情,与自己的未来,与自己的幸福无关吗?爱贾宝玉,为什么不能将这种爱延伸、扩散、深化到贾宝玉的脚下周遭,不能延伸、扩散、深化到贾宝玉的前途未来呢?明明知道贾府不足倚恃而继续倚恃;明明知其衰败而任其衰败不做任何的尝试和努力,这是贾宝玉的缺失,难道不也是林黛玉的缺失么?
有人说薛宝钗冷。我看薛宝钗并不“冷”。她“冷”什么呢?连曹雪芹都说她“热”,而且“热”得不得了,天生从胎里就有一股“热毒”。起初,薛宝钗是对贾府冷些,是对贾府有看法有想法但没说法也不讨说法。但那是因为薛宝钗是待字闺阁中的富贵人家的小姐,管家并不是她的职责。更何况贾府只是她暂时的寄宿地而不是她真正的家。她实在没有理由也没有资格没有必要发扬那种高尚的风格。她冷是对的。也是符合情理的。也是其识大体的表现。但是,后来,王熙凤有病,薛宝钗不是也应允参与管理贾府的事务了吗?在具体的管理事务中她不也是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了吗?她“冷”什么呢?而在自己家,她一贯都是她可怜的寡居的母亲的好帮手,比她的那个薛蟠哥哥强多了。
我读《红楼梦》,越读越对贾宝玉讨厌、憎恶。我认为贾宝玉是个浑身上下都充满了晦气的倒霉蛋。他对谁好谁倒霉,谁对他好谁也倒霉。那一个个青春娇美、令人无限怜爱的年轻女子,不都是因为他而受委屈,受连累,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的?林黛玉是为他泪尽而死,金钏是为他跳井而亡,晴雯是为他得病而死……。由此,我推断虽然薛宝钗最后是嫁给了他,但薛宝钗对贾宝玉是不满意的,对这个所谓的“金玉良姻”内心上是不愿意的,只不过是她不想违拗母命,或者是对贾宝玉将来的改变还存在一些幻想罢了。这一点,我对薛宝钗很是敬重。而林黛玉又不同了。她首先是把贾宝玉理想化;其次是视贾宝玉为自己的一切,完全失去了自己。我很难想象贾宝玉出家后如果是林黛玉做了“宝二奶奶”当家会是怎么样的一个情景。但我相信,贾宝玉出家后如果是薛宝钗做了“宝二奶奶”当家,则这个家照样可以继续运转下去,甚至还要运转得更好。
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作者曹雪芹本身的遭遇中推测出来这一点。曹雪芹早年享尽富贵荣华,晚年饥寒交迫,生活拮据不能自给,那么他反思自己的一生,从他的主观愿望上看,他是希望让谁来做“宝二奶奶”主持贾府内政的?他当然认为最佳的选择是薛宝钗式的人物,而不是林黛玉式的人物。《红楼梦》是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具有某种写实性,最终让薛宝钗当选“宝二奶奶”,我看不仅仅是曹雪芹的选择,也是贾府上下一干人的选择。我有一个不成熟的观点:如果我们从一个人物的优点方面相比较不能得出相对的高下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从人物的缺失方面来比较往往就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来。我猜测曹雪芹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衡量林黛玉和薛宝钗的。
事实上曹雪芹内心上也的确是喜欢薛宝钗胜过林黛玉的。这从他在进行《红楼梦》小说具体的艺术构思上也可以体悟出来。我们不妨想一下:为什么曹雪芹设计的情节是最终让薛宝钗和贾宝玉结婚而不是让林黛玉和贾宝玉结婚呢?为什么同样是死,却让林黛玉先于薛宝钗而死呢?而且是死后才让薛宝钗和贾宝玉结婚呢?反过来想想,如果不让林黛玉死,而让林黛玉眼睁睁地看着薛宝钗和贾宝玉结婚,然后让她在悲伤痛苦中无限煎熬下去,或者在煎熬中泪水流干而亡,那不是更有所谓的悲剧的力量和意义么?我们当然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思考一下:当作者为究竟是选择谁作为将来的“宝二奶奶”而发愁的时候,为什么宁可设计让林黛玉死去,而不设计成让薛宝钗离开贾府呢?不但不设计薛宝钗离开贾府,而且还让她死死地呆在贾府呢?而她本来就是暂居在贾府,随便一个理由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