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晚清那些事儿> 第3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部分 (2 / 3)

懂,他重新布置了阵营,指挥部队从两侧围攻向荣。

向荣大败而归。

常大淳、双福失去了最后一次的解围机会!

武昌已经没有机会了!

太平军土营将士在城外开掘地道,准备穴地攻城。

不少勇敢的清军士兵沿绳滑城而下,破坏地道,袭击太平军士兵。

双福的“谨慎”再次生效,严令全军,不得有一将一兵下城,违者军法从事。

他是怕有人出城投降或者逃跑!

自己不职业,反而总是怀疑别人的职业性,…这是不职业人的通病。

太平军得双福的“帮助”,地道挖掘更为顺利,到干脆直接在清军眼皮底下开工,与清军城里城外互相对视,偶尔还笑上几声。

他们笑的是清军死到临头了!

笑的是守将的愚蠢和无知!

1月12日,农历腊月初四;黎明,大雾。

土营士兵将地道挖到武昌文昌门下,掘大洞三个,埋好炸药进行引爆,墙根被炸塌二十余丈。林凤祥亲自挑选的童子兵五十人冲进武昌,将大旗插上了城楼,林凤祥率太平军蜂拥而入,攻下武昌。

将大旗插上了城楼的少年名叫陈玉成,就是后来的英王。

武汉是太平军相聚攻打的第三座省城,也是攻下的第一座省城!

十 城里城外

太平军入城了。

发号施令的依然是东王。

大家已经习惯了。

杨秀清颁布诏令:“官兵不留,百姓不伤”。

不但拒绝接受守军投降,而且打开监狱释放囚犯。

这些囚犯毫无疑问是清军抓起来的。

这些囚犯毫无以为 大部分人是确实应该抓的。

这些囚犯毫无以为的跟从太平军对清军官员士兵进行了复仇。

武昌百姓极恨常大淳,自发的冲向巡抚衙门。

可是晚了。

60岁的巡抚常大淳自杀了。

但他的家人没有逃脱。

城内原清廷官员一百余人,除常大淳等人自杀外,包括双福在内,布政使梁星垣和按察使瑞元等高层官员全部战死。

清算得差不多后,杨秀清下了止杀令,宣布即使官兵也可以投降,这叫“先兵后礼”,但是一定注意…本政策解释权归杨秀清所有。

他的解释和补充很简单:唯满人不赦。

“不赦”就是不放过,在太平军眼中“不放过”只有一种处置方式:杀。

太平军的旗帜在武昌上空迎风飘扬,大旗下耀眼是满城的鲜红。

武昌虽然攻破,向荣的援军却没有走,还有数万人屯于城外,并且占领了城外的高地,每天向城内张望,让杨秀清时时感到不安。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丢过自行车、摩托车的朋友都知道。

往往只是上楼5分钟的时间,下楼后车就丢了。

事后才知道有双眼晶在时刻盯着你得一举一动,已经好几天了;不禁的冒冷汗。

冒完冷汗后,愤怒就来了!

就像《三国演义》中“定军山'的故事。

黄忠和严颜在海拔更高的山顶上,看着下面小山头上夏侯渊的一举一动,包括吃穿住行,甚至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军营食堂做的什么饭都一清二楚。

而且还时不时表情严肃、一本正经的对夏侯渊的军营指手画脚,做个评论,比方说“今天他喝多了,酒量真差劲”或者“夏侯渊他天气色不好”“军营驻扎的地方风水不好,夏侯渊要倒霉了”等等。

看到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夏侯渊会气急败坏、失去理智了,最后兵败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