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民国之文豪崛起> 第250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0部分 (1 / 5)

众人很快聚在一起猜灯谜,摊主热情的招呼道:“猜灯谜嘞,一角钱猜一次,猜中了有奖品,几位先生太太要不试试?”

周赫煊掏出一块大洋,笑道:“大家都试试吧。”

张乐怡走到一盏花灯前,只见灯面写着:湖畔疏篱边,花前有人家。猜一植物。

她冥思苦想好半天,对摊主说:“是柳树吗?”

摊主笑道:“太太猜得有些不准,还要再试试?”

张乐怡扭头问周赫煊:“煊哥,你能猜到吗?”

周赫煊笑着说:“葫芦吧。”

摊主立即拆开灯下纸条,果然谜底是“葫芦”,他递给小维烈一根冰糖葫芦,恭维道:“这位先生好学问,一猜就中。您刚才给了1元钱,还能猜八次。”

“我也要,我也要糖堆儿(糖葫芦)!”小灵均抱着老爸的额头直摇晃。

周赫煊走到旁边那盏灯,只见上头写道:重阳近,秋波横,外嫁他乡今归宁。猜一蔬菜。

周赫煊有些拿不准,想了想说:“萝卜?”

摊主竖起大拇指:“先生,您真是绝了,这都能猜中!这个谜题特别难,奖品是两根糖堆儿。”

小灵均接过两根冰糖葫芦,顿时高兴得拍手:“爸爸好厉害,爸爸好厉害!”

就在大家乐此不疲的猜灯谜时,费正清问道:“周先生,为什么中国的元宵节比春节还热闹?”

周赫煊苦笑:“可能是政府不准过春节吧。”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元宵节确实出奇的热闹,气氛远超春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规定不准过春节,人们只好把春节和元宵放在一起庆祝。

如此一来,每年的元宵节就成了老百姓的狂欢节,常常导致各种混乱,元宵节晚上出门只能步行,因为挤得连黄包车都没法通行。

民国的元宵节疯狂到什么程度?

有词为证:绅士龙灯禁止玩,一般朽崽省得忙。记得去年樊西街,王八婊(和谐)子齐发狂!

这是湖南某好事者写的《竹枝词》,“绅士龙灯禁止玩”,讲的是蚌壳灯随北洋军阀传入长沙,跟当地的龙灯融合到一起。“蚌壳精”往往是娼妓装扮的,由于其表演具有各种挑逗性,被正义人士严厉谴责,政府也坚决取缔,但却每年屡禁不止。

说起民国的元宵节,最扯淡的当属1912年。

那时中国民国刚刚成立,政府宣布废除农历、采用西历,竟把西历1月15日定为元宵节。政府对此广为宣传,号召大家一起出来欢庆元宵,结果乌漆嘛黑、天寒地冻,街上连鬼影子都见不着几个。

为啥?

因为西历1月15日,距离春节都还有一个多月,而且是农历月底,天上根本就看不到月亮。

“咚咚咚咚!”

远处传来敲锣打鼓声,却是舞龙灯的队伍过来了,许多提着花灯的群众跟着跑,整条街全部沸腾起来。

“砰!”

天边炸出团团的光点,却是不知哪个富商在放烟花,小孩子们仰头望天乐得直叫。

周赫煊看着周遭的热闹气氛,不由想到三年后的七七事变。此刻热闹的天津城,就要沦丧在日寇的铁蹄下,再无这般普天欢庆的模样。

周赫煊带着老婆孩子看了舞龙灯表演,又去海河边放灯,直闹到凌晨时分,大家才意犹未尽地回家。

第二天下午,周赫煊带着费正清去天津图书馆。

汽车开进老城区,很快就看到一栋房子的墙边上,贴着巨大的政策宣传海报。海报上画着一只巨大的虱子,一只人手举着匕首,插入虱子的腹部,旁边还挂着苍蝇、蚊子等害虫。

海报上还有文字说明,上方写着“扑杀疫病及其使者”,侧面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