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十分渴望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另外,老师嫌他学习进度太慢,并经常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若回答不上来,就遭到长时间的罚站。很快,原来活泼可爱的邓菲斯变得内向而沉默了;原来有着浓厚阅读兴趣的他,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原来渴望走进校园的他,不愿再走进学校。每天早晨起床后,他都强烈地向妈妈抗议:“我不想上学!”任凭妈妈怎么劝说,他就是不愿挪动步子。
孙红怎么也想不明白,一向喜欢阅读并渴望走进校园的儿子,回到国内怎么变得如此厌学呢?她一时没有找到问题的原因,便通过电话向远在美国的丈夫诉说此事。听了儿子在国内的表现后,邓兵也颇感意外,随后他多次在电话里同儿子耐心地交流。最终,他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儿子年龄小,入学时间晚,无法跟上国内的课程,有着很大的思想压力。加上被同学冷落,被老师体罚,他内心很自卑。
对于儿子在哪里上学一事,尽管很难作出选择,但有着多年教育研究工作经验的邓兵,对中美教育模式有着清醒的认识:中国的家长和老师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常用分数来决定孩子的命运,孩子刻苦学习完全是为了应试。这样,孩子学得很累,家长也很费心;美国的家长和老师则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更为有利。经过一番权衡,邓兵决定还是让妻子带儿子来美国。
1996年9月,邓菲斯终于就近入了弗吉尼亚州的一所小学。入学第一天,儿子又感到不适应。原来,很少说英语的邓菲斯,无法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他又产生了厌学情绪。总不能再让孩子回到国内吧,邓兵冷静地想:虽然儿子不能用英语与人交流,但六七岁的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只要施教方法得当,他一定能够赶上。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厌学少年满分进哈佛(2)
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邓菲斯很快融入了集体,这让邓兵夫妇感到很欣慰。但是,邓菲斯的英语成绩很差。孙红很是担心,但邓兵却宽慰她说:“不要着急,儿子刚入学,学的又是新语言,他肯定感到吃力,成绩怎能马上提高呢?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的英语成绩很快就能提高。”为了培养儿子的学习兴趣,邓兵一边用最通俗的话,给他讲书本上的故事,一边鼓励他:“我们的小菲斯很聪明,记忆力又非常好,小时候学习中文都特别快,现在学英语就更不是问题了。”得到了父亲的鼓励后,邓菲斯便将“吃力”转变成“卖力”,并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很快,凭借良好的记忆能力,他的英语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第一学期末,邓菲斯的成绩不太理想,他有些闷闷不乐。邓兵宽慰他说:“儿子,你的成绩相当不错啊!放心,爸爸不要求你考最好的成绩,爸爸只希望你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只要有兴趣,爸爸相信你的学习成绩会更好。”邓菲斯歪着脑袋问:“爸爸,怎样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呢?”邓兵想了想说:“你就试着去喜欢每门学科吧,不要排斥它,只要认真去学,每门课程你都会学好的。当然,你最喜欢的课程,可以学得更认真些。”
邓兵听懂了父亲的话,从第二个学期开始,他就兴致勃勃地学习各门课程。在邓菲斯看来,每门课程都是那么的有趣。因此,每遇到问题,他不是找老师讨论,就是同父母交流,老师和父母见他如此勤学好问,都乐此不疲地回应他。很快,他的每门成绩都达到了全A!
一年级第二学期末,美国“天才儿童班”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学生。邓菲斯报名参赛了,出人意料的是,他被录取了!一个曾有着严重厌学情绪的中国学生,竟然在短时间内以优异的成绩神奇般地被“天才儿童班”录取,不仅令美国的老师和学生感到吃惊,就连邓兵夫妇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