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1 / 4)

第一章 汉阳陵

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东边,有一座座状如山丘般的陵墓,其中最东一座就是近两年来考古发掘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汉阳陵。

汉阳陵是西汉第四代皇帝汉景帝刘启与其皇后王氏的同茔异穴合葬陵园,距西安市区20公里,居咸阳塬上,北有泾河,南临渭河,东方恰泾渭汇合处。整个陵区呈葫芦状,东西长近6公里,面积约10多平方公里。

众所周知,汉景帝在位期间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策;对外实行“和亲”,稳固边防;对内“削藩”,加强中央集权,他在位仅十七年,而西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却达到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大繁荣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据(汉书)记载,“太仓之粟,腐朽不可食,当师之戟,聚百聚万,贯朽不可矫,街头巷尾有马”,即描述了当年的景象。

1998年江总书记参观汉阳陵后也感慨稳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毛泽东主席曾在词里写道:“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

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一代伟人对古代王者的评点。“汉武”即汉武帝,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凯撒”。汉朝真正强盛,威震四方,也正是汉武帝时期,然而汉武帝之所以有大作为,无不与景帝的基业有关。景帝在汉代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汉阳陵主要由帝、后陵园、南北从葬坑、礼制建筑、东北区陪葬墓、刑徒墓地及阳陵邑是等部分组成。整个陵区南北对称,东西相连,布

局规整,结构严谨。从1990年起,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阳陵考古队对阳陵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钻探、发掘,发现了排列密集,内涵丰富的陵墓、建筑、从葬坑等遗址300余处(座),200多座陪葬墓园棋盘状排列,出土以彩绘裸体陶俑为代表的各类珍贵文物5万余件,是日前规模,形制,布局等掌握最清楚的西汉帝陵。帝后陵园,呈正方形,边长400余米,封土外貌呈覆斗形,四周有夯土围墙,墙宽4米,墙中央各修阙门一座。阳陵座西向东,正前一条笔直的司马道直通阳陵邑。帝陵周围呈放射状分布了81座从葬坑。从葬是指将陶佣和器物与墓主一同埋人地下,以供其在冥世役使的一种送葬形式。从葬坑即指埋葬这些的坑穴。现在能看到的许多文物皆出自于从葬坑,其中陶俑,最让人激动;其次是木制车马、金属兵器和生产生活用品等。

考古工作者按照操作规程将坑体上部的现代耕土层,汉以后堆积层,回填土一层一层地揭开,露出了汉代文化层,在技术人员小心清理下,许多细微而复杂的遗迹现象渐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最上面是一层两侧稍高中向下凹了的木纹痕迹。根据这一判断,当时的坑体顶部覆有一层棚木。当考古队员依次清理完上部堆积,将从葬坑棚木层整个揭去之后,在未被盗洞破坏的部分露出了大批排列密集但却整齐有序的彩绘俑头,仿佛一支久已潜于水底的水军突然浮了水面,其场景其阵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队员们努力按捺住“发现”的惊喜,继续耐心而细致地向下清理。他们发现大多数俑头都有一道带有纺织品纹路的朱红色痕迹,另外,少数俑的头顶或两颊有纹路相对较粗的纺织品遗迹。在清理陶俑肩部以下时,为了最大限度的保存陶俑身上的那些已经腐朽了的有机质的文物遗迹现象,考古队员根据陶俑身旁土质土色的细微变化,用细小的竹签特别谨慎小心地将确认无任何遗迹的泥土一点一点地剥离。经过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相对较为完整的一尊尊陶俑雕塑便展现在他们面前。根据陶俑身上的遗迹来看,当时的陶俑应当有木制的双臂,并戴帽著衣,擐甲摇篮盾,执戟佩剑,一幅军士装扮。这点与秦兵马俑不同,秦俑的包括衣服在内的所有部件均是烧制而成,足见汉的富庶。和秦兵马俑另一个不同是,这些汉陶俑形体较小,高约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