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起色的时候,更是内外受煎熬,引来种种非议。唉,由此可见,忍辱负重真的是艰难的很啊!
不食嗟来之食,虽然在下以为不可取,但,有时也是一种无奈。不食饿死,食了被口水淹死,早晚一死不如早死,呵呵!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不哭的背后,是坚强还是麻木?
平淡的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哭这个字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不论是男人女人,不论是穷人富人,大家过着的都是忙忙碌碌奔奔波波的机械而又枯燥的生活。没有喜,没有悲,来不及伤心痛哭,来不及兴奋欢笑。忙碌,已经是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池中的鱼儿是“整日奔波苦,只为食而忙”,如今我们也是只为钱而忙,于是我们惊恐地发现,我们的灵魂已经逐渐漂离了躯壳,我们的感情已经日渐枯萎,我们就要成为不断地提高着生产力的机械。
我们都曾被称为缺少感动的一代,时至今日,我们越来越不知道“感动”为何物,取而代之的,则是“狂热”和“追星”。过去,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可以感动全国几亿观众,如今的一部耗资上亿的大片带给人的却只是笑料,只是华丽的场面和空洞的剧情。好来乌的大片也只是高超的特效镜头和惊险刺激的画面,谁还去关心人的感情。
我们的生活也正悄悄地作着改变,才子佳人的理想爱情模式逐渐被大款美女的新模式所取代,“琴琪书画”的理想女性标准早已被“入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实用性原则取代,世上的一切都变得功利和实用,而内心的情感世界似乎早已死亡,这世上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们为之痛哭流泪的了。多愁善感的人们正受着极端的排斥和考验。
前不久,许多官方媒体花大力气宣传“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其用意和苦心是可想而知的,可是我不免要担心,有多少观众真的为之感动了呢?
诚然,我们已经学会不哭了,可是我不知道是因为我们坚强了还是因为我们麻木了。 。。
对陈世美的另种解读
提起陈世美,国人皆知。用句兴时的话说,此君早已成了负心汉的形象代言人。而且也将一直担当下去,蒙受一代一代中国人的唾骂。尽管如此,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我斗胆想对他作一番考查,看看能否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他的“光荣事迹”。探讨一下他是如何走上这条断头路的,在这中间是否还能找到他人性的一面。
此人本是一个庄稼汉,上有一对双亲下有一双儿女,据说也还上孝下慈,只因识得几个字,一不小心就得中了头名状元。于是,身份一下子从平头百姓上升到状元郎,这无疑完完全全改变了他的生命轨迹。
想象一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变,他的心态会有些什么样的转变呢?
我想,原先他可能只想做个勤劳的庄稼汉,求个衣食无忧养活一家老小就满足了,如今却肯定不能满足于这些了,身份的改变必然带动了个人期望值的改变,权势,金钱,地位,名誉,爱情,。。。所有这些欲望都从原先想都不敢想的潜意识里跳了出来——有人可能要问,前面几个欲望是自然的,爱情应试不会想了吧,人家不是已经有了妻室了吗?很遗憾,我要问,你了解中国古代婚配制度吗?你了解农村人的婚配观吗?当时的婚配难道也像今天一样可以谈个十年八年双方都爱得死去活来再结婚的?自然不是,陈的这位原配夫人我想自然也是他令尊大人做主给娶来的,一样的庄稼人之女,陈若这辈子功名无望,他也想当然地能够满足了,人家跟着他夫唱妇随,替他孝顺双亲,又替他生下一双儿女,小日子可以过得相当热闹美满了,可是偏偏天意弄人,没有安排给他平凡的一生,他这一得中,完全颠覆了他既有的人生目标,他不愿再做一个只为五斗粮折腰的百姓,他不再满足于这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