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乐观点看,既然闪婚闪离者这么多,那么一则也不至于冷清,说不定接下来与此相关的自发团体和组织会越来越多,二则再婚再配也不是难事,并且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只要能从阴影里走出来,那么第二次婚姻的幸福概率也许会高得多,当然也会有另一种情况,在有的人,婚姻也许会越来越如同儿戏,今后三婚四婚五婚。。。者也许也会越来越多。
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80后当中自然也不乏婚姻幸福的人,这当中也当然会有闪婚的。他们是幸运的,我们唯有祝愿他们永远都幸福。
夜已深,仓促写来,不值细读,请君随意读读也不枉我今夜辛苦了。呼呼去了。。。
真情总被痴情误……《诗经.氓》杂谈
《诗经》里一篇《氓》开启了中华文明史上批判负心男人的先河,也是文学形象中的第一个负心人,足足比后来流芳百世的陈世美早了一千多年。可以想见,在中国,好男人不是好当的。
关于“氓”这个人,现代很多教材和选集的注解和赏析里也都异口同声地说他虚伪,假装忠厚老实,其实一开始就是假情假意,等到成了婚就暴露出本来面目了,用后来发明的一个成语那就叫做始乱终弃。蔡某每每读到这样一种论调都觉得心里不是滋味,总觉得这个氓其实很冤枉。感情的事或许并不能如此简单地说谁对谁错吧。
当然,无论如何,在这个故事里最终受伤的无疑是那个女人。她最终被那个曾经忠厚老实的氓抛弃了。她很可怜,也很值得同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寻找其中深层次的原因。
从一开始,这个女人就是很痴情的。她早已做好了嫁给氓的准备和决定,起先氓找不到好的媒人致使没能如愿娶到而生气,这原本是氓自己的不是,结果这女子还哀求他别生气,并自作主张的定下了婚期,好像自己欠了他似的。可以想像得出她回得家去肯定是以非氓不嫁的姿态和家里人摊牌的。她家人自然是心疼女儿的,所以最终她如愿了。
然而,这是幸还是不幸呢?我以为祸患在此时已经种下了,因为她太痴了。“痴”这个字历来都是贬意居多的,白痴、花痴、痴呆…没有一个是好痴。唯独用在情上似乎便成了可以称颂的了,然而世间的真理是什么事都该有个度,不能太过了。她这一痴,打破了他们俩彼此爱慕彼此渴求的平衡关系。而变成了她的一厢情愿,须知,男人对得不到的东西的兴趣远远超过可以轻易到手的东西,如若这位女子再吊他几天胃口,估计良媒也请来了,这位氓也会对她珍惜得多。然而这位女主人公却似乎并不懂得这个道理,更不善于驾驭男人的心理。如此轻易如此着急甚至是连请带送的上门了,自己还带了不少的嫁妆,想是准备了不少时日吧。这种痴法比起当下的言情小说来只有过而无不及的。
我并不怀疑氓这个人本性的善良,一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已将他的憨厚之态写尽,他应当是属于那种并不会主动追求MM的比较老实的人,好在那是一个欣赏老实人的时代,因而他得到了这位女子的主动的青睐。所谓女追男隔层纱,可以想像在整个恋爱过程中都是女孩在起着主导作用,包括他们假装“抱布贸丝”的约见,他们一次次的谈婚论嫁。氓当然愿意来娶这个女子,因为也许他当时并没有更好的选择,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如此主动的女孩有什么理由拒绝呢,或许他连拒绝都不会。但愿意娶并不意味着氓对这个女孩有着像女孩对他一样的爱,或者简单地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并不是互相爱慕的关系,而只是一个追求一个接受的关系。在这样一种情形下结合,他们日后的生活状况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两块磁铁吸在一起远比一块磁铁和一块生铁在一起更牢固。婚姻同样如此,在这场婚姻里,氓是那块铁,女子是那块磁力特强的磁铁,然而可怕的规律的无论磁力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