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顧嘉夢順利出嫁,成為太子妃,對姚氏的兩個女兒而言,不是壞事。她真心實意期盼顧嘉夢,在東宮事事順遂。
反而是顧尚書,看起來冷冷清清,也不上來是高興還是不高興。連對待太子,也很少展露出笑顏來。
他私下叮囑女兒在宮中好生照顧自己,不必擔心家中的父母親人。
顧嘉夢鼻子一酸,眼淚幾欲落下。
顧尚書又暗示她,太子是中宮嫡子,元後所出,只要行事妥當,想來應無性命之虞。
——其實,如果女兒能遠遠地嫁了,與皇室毫無牽連,是再好不過了。可惜,她被皇家退婚一次,又指婚另一次。太子能穩穩噹噹繼承大統便罷,若是不能,夢兒恐也難活命。
少不得,那就只能以後見機行事。
沉默了好一會兒,顧尚書才問女兒:「他待你好嗎?」儘管早知道女兒與太子相識已久,可這個問題不能不問。
顧嘉夢點頭:「很好。他待我很好。」想了一想,她又低聲補充道:「我們很早以前就,就認識了……」
顧尚書嘿然不語。待她好就成。
回宮時,兩個妹妹頗為不舍,待顧嘉夢再三答應會常與她們相聚,她們才展露笑顏。
顧嘉夢與姬央同乘一車,說起家中諸人,不免心生感嘆。她幼時和家人不大親近,以至於她被人穿越後無一人發現,人人都喜歡顧九九而非她,她為此耿耿於懷多年。
如今年歲漸長,回首往事,心酸悵惘之餘,仍有幾分猶有餘悸的慶幸。若是真的如夢中那般,她再無迴轉的機會,那她又當如何?她又能怎樣?她家中父母親人,身旁的夫婿,她豈不是永遠都沒了再與他們相見相親的機會?
憶起前幾日那個夢,她心中一凜,隱隱不安,低聲說道:「殿下,我們什麼時候去趟慈恩寺吧?」
「唔,帶新婦拜見長者,理當如此。」姬央微笑,輕輕握著她的手,「聽夢兒的。」
他也是今日到了顧府,才知道她的父親是這般喚她的。他試了試,也挺好。
太子向來不受重用,他新近成了親,皇帝也沒指派給他更多的差使。他現下唯一的任務,仍是主持文典編纂一事。
不過,這也有一定的好處,至少士子對他格外尊崇。
他本以為民間會有他強占弟媳的傳言,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太子姬央尊貴出塵,不似凡塵中人的說法由來已久,又有他當日發夢得糧救濟災區一事。人人只說是皇帝下旨,是天作之合,竟無人非議,也是奇事一樁。
挑了一個合適的日子,姬央與顧嘉夢一同前往慈恩寺。
這是他們婚後第一次拜訪弘明法師。他們大婚之前,弘明法師還特意命小沙彌送去了他的親筆手書。
他們夫婦能走到今日,不能不感謝弘明法師。
三月里風光甚好,弘明法師熱情招待了他們,滿面笑容。
兩人道謝,顧嘉夢思索了片刻,站起身來,施了一禮,委婉講起了自己前不久的那個夢,她苦笑道:「大師,我以為我已經看開了。可我還是會做這樣的夢,心中不安,走不出來。還請大師教我。」
弘明法師還禮,宣了一聲佛號:「女施主還是往前看吧。女施主是聰明人,自當明白『一念放下,萬般自在』的道理。不再執著於往事,對所有人都好。」
顧嘉夢搖頭:「我不想執著往事,我也以為我放下了,但那個夢教我不安。大師有所不知,當年,我被穿越的數月前,我曾經做過有預言的夢。我不是望不到過去,我只是怕夢裡的事情再次成為現實……」
她看了看姬央,聲音漸漸低了下去:「我怕有一天,我現在的這一切還會成為別人的……」
她為自己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