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喇叭”,这算是中国那个年代最基层的新闻媒体吧。
可别小看这个“小喇叭”。那时候,没有电视看,连收音机都没有普及。以龙庄子为例,全村只有王如泉家有个电子管收音机,大小相当于一个大点的点心盒子。人们叫它“戏匣子”。村民们常常到他家去听“戏匣子”。而王如泉每次开机,不敢把音量开大,说是开大了会“呕坏管子”。那时候结婚时女方要的“三转一响”,其中的“响”,就是收音机。因为龙庄子村民置不起这“三转一响”,所以秃子(光棍)多,已经有八个了。
村民们没有电视可看,没有报纸可读,又极少能听到无线广播节目,所以公社的有线广播,便成了当时人们最普及的也是惟一的接受信息和娱乐的途径,很受欢迎。
龙小井当然知道“小喇叭”的重要性,不光龙庄子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要依靠它制造舆论,将来其他八乡六十四村也要靠它传递自己的思想啊。
所以,龙小井这位来自于21世纪京城名报的资深记者,丝毫不敢轻视这两个“小喇叭”美女记者的采访,他心里作了精心准备,利用她们的采访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
第二天早晨,“小喇叭”的两位美女记者起床后在龙小井家的当院里洗漱完毕,和龙小井一家吃玉米饼子喝玉米粥。这两位看来平时很少到村民家里居住和吃饭,所以显得有几分兴奋和客气。
小井娘经常招待上边来人,所以对上边来的客人已经招待熟练了。见这回是两个又俊又洋气的闺女,小井娘特意把家里最好的没有缺边的碗给两人用,还挑了两双比较新的筷子,让两个闺女上到炕里头坐。
张希珍和郭秀枝说什么也不坐炕里头,非要请小井的父母亲坐里头。小井的三姐道:“你们是客人啊,再说你们又是上边来的客人,你们就去坐吧。”
两人还是不好意思。这会儿龙振清便道:“行啊,我也坐炕里头,这样你们可以上炕了吧。”
两个闺女这才上炕。不过,郭秀枝还能免强盘腿坐炕,而来自天津的张希珍就盘不了腿了。小井娘便给她拿来个小板凳,让她坐在上面。
一桌子家常便饭,可两位中国最基层的新闻媒体的女记者,吃得很香甜。黄黄的玉米饼子,黄黄的玉米粥,一盘切得精细的咸菜条,特意拌了香油,一盘自家腌的糖蒜,每人一个平时是吃不上的腌鸡蛋。这鸡蛋腌得流黄油。桌上还有一大碗蒸红著。
特别是来自天津的张希珍,对这样的饭菜,觉得真是新鲜啊,一边吃着一边赞叹不已。
吃完早饭,正宗其事地,两位“小喇叭”女记者开始对龙小井采访。
因为张希珍和郭秀枝睡在西屋,龙小井怕在西屋里采访人家觉得不太方便,就想在东屋里采访。谁知张希珍道:“东屋里大娘要做针线活吧,别打扰大娘了,咱们到西屋里谈吧。”
既然人家不介意,龙小井还怕什么,跟着她俩就进了西屋。
虽然是农家房子,可由于张希珍和郭秀枝的进住,屋里便多了一种气息。
所以,龙小井没有往炕上坐,他坐在炕下的一把木椅上。小井娘在炕上摆了饭桌,给三人沏了一大壶茶,把茶壶茶杯放到桌上就出去了。
张希珍和郭秀枝隔着这张小桌,一边一个,坐在炕沿上,胳膊肘支在桌上,这样好写字,腿顺着炕沿耷拉下来。
两人都是苗条身材,细长的腿,这个沿炕而坐的姿势,别有一番风韵。
因为是在两人住的屋子里采访,两人便有了主人的含意,所以郭秀枝主动给龙小井倒了杯茶,递到龙小井的手里。
龙小井也不客气,把茶杯捧在手里,这样觉得手暖和。
一个来自未来33年的京都资深记者接受1977年中国最基层的新闻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