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老师都曾提及弱转强这一策略,
然而,这一方法虽广为人知,但很多人并未真正理解其精髓。
因此在实战中往往难以奏效。
许多人仅仅追求图形和形式上的弱转强。
即第一天出现烂板或弱板,第二天高开后或低开迅速拉红并缩量封板,便误以为这是弱转强的表现。
按照这种方式操作,往往会导致大幅亏损,却不明所以。
有数据显示,一年内所有出现烂板后,隔天高开弱转强的股票。
即使全部买入,最终统计结果仍然是年亏损高达70%。
这充分说明,仅凭图形判断弱转强,而不了解其背后的原理,这种策略大概率是行不通的。
那么,弱转强的底层逻辑和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弱转强”这三个字中,每一个都蕴含着深刻的知识点。
其中,“弱”和“强”是形容词,代表股票的状态。
而“转”则是动词,说明弱和强之间需要一个质变的过程。
对于“弱”的理解,我们要区分真弱和假弱。
弱转强要想成功,必须是假弱,而且弱的要合理。
这里的“合理”,指的是股票在弱势状态下的表现,要符合市场逻辑和资金行为。
对于“强”的理解,我们同样要区分真强和假强。
弱转强要想成功,必须是真强,而且这种强需要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只有市场认可的强势才是可持续的,才能带来盈利。
“转”的过程必须是主动强势的。
这意味着股票在由弱转强的过程中,不应该受到其他股票的影响或制约,而是应该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这里的“弱”并非指股票本身真的弱。
而是指其在大环境或特定情境下,表现出的相对弱势。
这种弱势必须是合理的,即它应该符合当时市场情绪、板块题材,以及整体市场环境的变化。
在超短交易的世界里,我们始终追求的是强势股票。
无论是顺势还是逆势,我们都应该选择那些表现强劲的股票进行操作。
在顺势中,我们比较的是谁涨停封板早、谁封单大、谁缩量。
而在逆势中,我们则比较的是谁更抗跌。
强与弱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对比就无法确定谁强谁弱。
我们需要有一个锚定的参照物,来评估股票的强弱。
在大分歧日,当其他股票跌停时,如果某只股票仅下跌5%,那么它相对于其他股票就是强的。
当其他股票下跌5%时,如果它仅维持在0轴附近波动,那么它同样是强的。
当其他股票在0轴附近波动时,如果它敢于上涨5%,那么它更是强的。
而当其他股票上涨5%时,如果它敢于冲击涨停,那么它无疑是当天的强势股。
我们以2024年9月18日的保变电气为例,来详细分析。
当天是周三,开盘时,几只与保变电气有相似属性的股票。
如国企+华为消费电子的华映科技、国企+医药的海能海药,以及金融保险的天茂集团,均出现了开盘秒跌停的情况。
保变电气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开盘即被迅速打压至跌停板附近。
但随后被资金撬开,并反手拉升至涨停,完成了地天板的壮举。
在涨停板上经历了多次换手后,尾盘竞价阶段出现了抢跑现象。
同时保变电气的成交量,也达到了本轮主升浪以来的最大值。
从这一天的表现来看,保变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