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9部分 (4 / 4)

孔子正打算劝他们放弃的时候,但闻曾子开口道:“荀子所言虽然可能xìng不大,但是借助此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人道气运,加上我等四人相助,老师倒也不是没有可能更进一步,只是老师更进一步之后该当如何?”曾子作为孔子之徒,乃是黄帝和夏禹的后裔,曾经著书《孝经》,为天下立德,故而对于帮助孔子还是颇为在意的。

而子思,作为孔子嫡孙,儒家大贤尊者,曾在人间著书《中庸》,大谈君子之道,为人处事之法,虽然看似隐忍含蓄,但却又暗合无穷道理。此时见孔子有跟进一步的可能,连原本温和恬淡的气质都丢到一旁,就是略带着急的看向一边的孟子孟轲这位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先贤。

孟子看了一眼从人间不断渗入无涯学海的道道瑞气和玄黄功德后,又是看着chūn秋阁中镇压儒家气运的万千书著在不断喷涌书香之气,吸纳吞吐着这些天地间奖赏的教化功德之气后变得越发玄妙,就是开口道:“若是再加上这chūn秋阁中的浩瀚典籍,老师确实有极大的把握更进一步。”

荀子听到一直和自己不对付的孟子也发出赞同,就是先行表态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为了我儒家的未来,还请老师恕罪。”荀子说着头顶上就是道道文气生出,一座学府从其眉心飞出,落在文气云海间,若隐若现,这学府正中有一个书写着稷下学宫浩大牌匾高悬在那里,这稷下学宫作为诸子百家曾经在辩论的所在,凝聚着诸子百家的部分思想光辉,故而这学宫当中的一桌一椅,莫不蕴含天地道德,先贤思想,此时一出,自然就是不断散发万千毫光,尽显思辨之气,万千学子论道争辩之无上道音,就是将散在天地间,被打压着的百家气运收集过来,化作一股亘古长存、万劫不移的意念恍若长河,也汇集到孔子身上。

荀子很清楚孔子恐怕不会轻易接受这个提议,故而先下手为强,就是直接把这事情给先斩后奏了,而孟轲见之也是轻叹一声轻声喝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

随着一篇恢弘至理名言出现,就见无量浩然正气从虚无当中倾泻而下,浩浩荡荡的朝孔子身上倾泻过去,加之其身,为其汇聚无量气运。如此巨量的浩然正气也就孟轲能够驱使的了了,这孟轲同那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的荀子不同,他并不以文气化物,而是将自身文气结合天地浩然正气凝结于头顶之上,化作白炽云光外,又凝聚出一杆万世chūn秋笔。

这chūn秋笔乃是天地浩然正气所化,身形浩大如山峰,笔锋犀利如剑芒,上面上古道韵密布,又有万千天地至理汇集,化作圣贤文章在其周围若隐若现,当真是让天地要魔鬼改见之惊惧不已。同时此笔在龙蛇游走,银钩铁画之间,书写天下典籍,断人生死,定下言论,让鬼神莫不敢近,避之不及,故而儒门之中除去孔子之外,唯有持拿chūn秋笔之孟子可以轻易驱使浩然正气,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随着一声声《孝经》经文诵读,就见无数香火涌现,丝丝缕缕,青烟袅袅,其中好似有无数披麻戴孝之人痛哭流涕,纸钱飞扬之间,又好似有无数父慈子孝的景象,展现着人间长存孝义凝聚万千玄黄功德之气,结合曾子一身文气,就是化作一个浩大的“孝”字,带着万千气运落在孔子身上。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又是一阵大道伦音涌现,响彻寰宇,就见子思子口诵华彩文章,阐释大道学说,一字一言显露微言大义的时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