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嘉靖要回鄉祭拜顯陵的消息便滿朝皆知了,引發了一場震動。
皇帝乃國之本,離京出巡可不是小事,大臣們輕易是不會同意的,但是,這次嘉靖是要回鄉祭拜生父,而且還選了興獻帝十周年忌日這個特殊的日子,大臣們就算想反對也不能了。
正所謂百先孝為先,忠和孝本就是儒家兩大核心價值觀,試問哪個敢阻止皇帝盡孝?
所以,嘉靖離京回鄉祭拜顯陵的事便理所當然地通過了,張璁作為「項目」負責人,自然是要貼身隨行的。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宰相門前三品官,張璁跟在嘉靖身邊貼身隨行,權力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所以嘉靖回鄉祭祖的這段日子裡,張璁的話恐怕比內閣首輔還要好使。
第1363章 怨憤
嘉靖回湖北鍾祥祭拜顯陵的事敲定後,張璁便著手密鑼緊鼓地準備了。皇帝離京出巡本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更何況嘉靖是要回鄉祭祖,需要準備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估計跟他當年登基相比也不遑多讓,再加上路途遙遠,這一來一回,少說也得半年時間,甚至更多。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此行蔣太后和吳皇后也會隨行,為了旅途的舒適,所以最終決定乘船行水路,如此一來,此行沒個一年半載是絕對不行了,一路上勞民傷財也是必然的,畢竟隨行的宮人、侍衛、大臣扈從和幫閒等,加起來沒有一萬也有八千,這樣一支龐大的祭祖隊伍穿州過府,花費何止巨萬,當然,這些開支自然都由沿途的州府承擔,而地方官肯定也會想辦法分攤到當地百姓的頭上。
幸好,大明如今國力鼎盛,百姓生活還算過得去,若是還像前些年那般,恐怕嘉靖此行非鬧出亂子來不可。
另外,嘉靖此行只帶後宮妃嬪兩人,一人是吳皇后,另一人自然是最得寵的賢妃賀芝兒了,本來,嘉靖只打算帶賀芝兒一人的,但張璁勸他說,皇后乃一國之母,此番回鄉祭拜獻帝,如何少得了皇后呢,如此成何體統?
嘉靖一想,覺得有理,於是乎便帶上了吳皇后同行,為此,吳皇后還專門私下裡通過娘家向張璁表達了謝意。
嘉靖是如何回鄉祭拜顯陵的事,在此暫且不表了,總之這件事加速了張璁攀上權力巔峰,接下來,咱們先把「鏡頭」轉回西域。
且說嘉靖七年四月初一,徐晉率軍兩萬餘抵達哈密城,當眾宣讀了聖旨撤銷俞大猷的平西大將軍一職後,但馬上又任命他為先鋒官,次日出兵吐魯番安樂城,而余林生則作為第二路軍隨後策應。
在此有必要先盤點一下兵力,本來被困哈密的明軍有八萬左右,如今雖然解圍了,但三個月的圍困戰損,再加上傷病減員等,眼下便只剩六萬左右了。
余林生、包大壽、沐子興三名總兵各率一萬馳援哈密,再減去那晚的戰鬥減員,總兵力也就兩萬七左右。
徐晉自己又帶來了兩萬餘人,所有兵力加起來,大約十一萬,這兵力,再加上強大的火器,只要後勤供應得上,橫掃整個西域顯然是沒有問題的,滅掉吐魯番更是不在話下了。
事實上,作為先鋒軍的俞家軍一路西行,簡直勢如破竹,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四月八日便拿下了最近的柳城,四月十五日又攻下了火州,四月二十五日,在余林生的二路軍「協助」下,迅速攻陷了吐魯番的首府安樂城。
所謂的「協助」,實際上就是搶功,余林生這貨一路上跟在俞大猷的屁股後面,眼睜睜地看著俞家軍攻城掠地,早就憋壞了,眼見俞大猷就要攻克吐魯番首府安樂城,余林生那裡還忍得住,下令全軍急行,趕在城破前加入戰鬥,最終搶上了一份功勞,這自然讓俞家軍很十分不爽了,但又無可奈何,畢竟這是規則允許的。
不過,吐魯番首府安樂城雖然破了,但是滿速兒汗卻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