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我道自倡> 第14章 拜師大會(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章 拜師大會(一) (1 / 3)

我仔細品悟了下那些神咒,發現它們其實源自《道德經》。好幾個咒語無非不過講究要保持好清靜無為、恪守本真的心態而已。另外就加了一些道教想象出來的神靈仳佑和除邪去穢之類的東西進去。

當然,由此也可見,道教把修煉叫做修真,也的確是那麼回事。也就是說道士透過修煉,使自己身心常處於虛靜無為、抱朴守中的狀態中去,從而達到明悟一些人生哲理,這便應該算是得道了。得道之人,道家稱之為真人,即修煉達到了本真的地步。而真人被道教神化為不死不滅的存在!即使離開了這世界(實則就是逝世了),也還猶如活著一般。這也源自於《道德經》中“沒身不殆”“死而不亡者壽”這樣的話語。

特別是道教所提的“炁”的說法,那可是關乎智慧見地之類的東西。道家認為人有先天之“炁”,天生就有一定的靈慧。但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所以人天生聰明程度就有所不同。但道家認為,“炁”是可以後天練就增補的。這等同於現代科學認為的人的智力水平可以透過後天的努力訓練(道家稱為修煉)來得以提高。並且,道家認為“炁”關乎於人性,是輕靈而清爽的,故而它可存於人的上丹田——大腦百匯穴中。而另一樣就是“氣”了,它主身體氣血執行,保證身體各個器官的健康。所以它關乎於人的命。道家講究性命雙修。一方面修煉氣,以確保身體康健,長命百歲。一方面又修煉“炁”,讓自己能頭腦清醒,明悟道理。從而達到“通性達命”,是謂“性命境”。但道家認為“氣”是濁氣,因為它得滿足人的身體需要,會勾動人的慾念。故而,他們認為濁氣下沉,可貯蓄於中丹田(肚臍一帶,實為人的消化道)中。“氣”經煉化,又成為精氣,則貯存於下丹田(會陰區域)內。

可見,道家的修真,實則是把修煉提高到了精神層面上來了。尤其注重人的悟性!

還別說,道教這方面還是挺有些道理的。我呢也可能真是機緣湊巧,原本對《道德經》也好,道教那一套也罷,都無甚興趣的。但我在現實世界裡時,由於關注過一下氣功方面的東西,在百度上卻無意中搜尋到過“氣”與“炁”的一些說法。而今又結合道教這些神咒語及對《道德經》的粗淺認識,還被我如此貫串起來了!如果我能更系統深入地弄得詳細些,估計在此界可充個大師了!

我這麼一番明悟,卻也給我帶來了切實的好處,那就是在接下來的新生拜師大會上大放異彩,直接被清風觀主任命為此屆新生“屆首”。“屆首”是他們對一屆修煉者中最優秀的人的稱呼,就如同我們說的狀元一樣。屆首有統領這一屆修煉者的權力,相當於班長。只是這個班有點大,三千多人!

道教收徒有三不收。分別是:心不信、好奇遊戲、為圖虛名者不收;心不孝、叛辱教派者不收;只求神通、妄求神鬼者不收。

這些規定都是為了保證收徒者的品行和修為符合道家的要求,以便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道家思想。

但若以此而論,恐怕我有兩點都佔了!不過我好歹沒顯露出來。

但道教收徒又尤其看重悟性。他們稱之為有慧根。有些時候,還是師父求著徒弟拜他為師呢!這點我恰又佔了!

其實,此次所收的新生,基本條件上都已經過考察了的,唯獨我,算是爺爺開後門送來的。但從清松與清風兩位執牛耳者對我的考量來看,好在我沒露餡!清風觀主透過神識掃描倒是覺得我“廢材”了點,其實也不是我真的廢,而是我被現實世界的東西汙染得厲害很了而已。但經我一下決心,必須儘快修煉有成,好早日回現實世界中去(免得被活埋了),所以展現出來的又盡是優異的一面。這使得清松很是腹誹清風的眼光起來!

隨著新生逐漸到來,三清觀內益發熱鬧起來。這些新生雖也被安排得有修煉任務,但任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