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365書包網>武俠修真>我道自倡> 第35章 導致天下紛爭的原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章 導致天下紛爭的原因 (1 / 3)

說實話,這些天來,我是多少有些感受到了道教所謂的“無為之心”的。他們的“無為”,更趨向於真正的不想作為。隱世修行,大有置身世外,獨善其身的架子。而老子的“無為”,卻是不貪功、不妄為。從張道陵《老子想爾注》及呂洞賓《太乙金華宗旨》中皆可看出,道教的“無為”確實是變了點兒味的“無為”。如果說莊子是因為看透了統治者的無可救藥而選擇了遁世逍遙,頗有些憤世疾俗的歸隱。那麼,道教則是把老子的“致虛極,守虛靜”與淺表意義上的“無為”給聯絡起來,有些斷章取義地亂嫁接組合成了追求自身的“清靜無為”去了。二者雖有些接近,卻也有本質區別的。更何消說老子“舍小我而顧天下”的精神,到他們這兒就成了“去天下而只顧自我修煉”去了!大家說,如此的差異,讓我如何好與清風辯駁?何況,他們那種追求自己內心世界的“清靜無為”,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至少可使自己不被慾望所驅使嘛。因此,也沒必要去否定與校正。但我是因此知道清風不是那麼容易真正得悟大道的了。

雖然如此,清風還是對《道德經》保持著挺濃厚的興趣的。由於今天早天亮了一個時辰,所以看著時日尚早,他就又繼續催我:“小顏啊!話雖如此,但我還是想把老子這《道德經》都弄清楚!你繼續跟我說說!”

對此我自然沒有拒絕。我也沒覺得非要清風也真正得悟大道。何況我連我自己是否有無堅信“大道”的必要都沒有想過,也還懵懂得很。我只是還想讓清風也能明白老子所說的道理,並能“幫忙”傳播開去而已。我自個呢,透過與他講解《道德經》,也許也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我還想著要繼續打通“生死玄關”,真正搞明白我存在於世間的意義,也省得有時犯渾起來狂亂而痛苦不堪!

於是,我就繼續講解下去:

“《道德經》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此章老子緊隨著上一章所述的大道不行才造成的智治、仁治等皆無奈之舉進一步地指出如何接近大道地行政。那就是首先要做到“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是說真正高明的統治,絕對不會靠所謂的政治智慧來取得政令的貫徹執行的,而是最簡單的誰都認為該那麼幹自然而然就那麼去做。這樣,民眾就會獲得很大的利益。說的還是行大道無為而治的精神旨要。

但此句也點出了一個端倪,就是循大道無為而治的根本出發點是“發展民利”!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說的所謂仁政,倡導仁義,想恢復天下孝慈忠心卻不可得。而真正的仁政,是依大道行政,根本不沾義與不義之邊,因為本來就該那樣做,就說不上任何偏袒照顧,故而說不上義與不義。那麼樣執政,老百姓自然就會各歸其位、各取所需而互相關聯合作(沒利益衝突),就自然恢復孝慈了。老子說這點也有可能暗指諸侯與周王室的關係。因為行聖人之治,天下太平,互不侵犯利益,各諸侯也自然會自覺恢復共擁周王室。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說的是最聰明的執政,不要宣揚及推崇如何獲利(即前面所說的“不尚賢、不貴難得之物”,一切以滿足實際生活所需為目的,有用則佳、不論貴賤)。其實就是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當然,老子挺樸實,按照的是原始的吃飽穿暖即可。一切可見的“利”不過是社會分配不公或統治者利益彰顯的映象影響社會人心造成的現象而已。比如老子主張的“不尚賢”就因為若尚賢,其必一有權勢就能獲得比較豐厚的收益從而錦衣玉食、風光無限,就引起社會人心都向往著去當官掌權。)。既無利可現,盜賊也就無物可盜(或盜之無益)。所以自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