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这番开场白,感觉失落的国家有一大堆,但盟主国说话了,他们也不能再提出质疑。
开场白一过,接下来都是一些毫无营养的场面话,过了好一会儿总算轮到利奇。
利奇没有其他政客的本事,他的手里拿着稿子。
这份稿子是幕僚帮着起草,不过只有开头。利奇从复兴党里聘请的几个幕僚不知道有这个会议,而他借用的安妮莉亚幕僚又不知道裴内斯之战的细节。所以幕僚们只能弄出这份东西,让利奇知道怎么开头、怎么转入正式话题。
好在利奇手上的资料经过苏珊整理,他随身又带着裴内斯之战的影像记录,在苏珊的帮助下,这些影像记录被剪辑成一段一段的,配合分析所得的数据,利奇则是以当事人身份在一旁解说。
“……这场战役,参与战斗的只有四十九个人,战斗规模很小,两边的伤亡也不大,但其中的意义却非同凡响……
“……未来的战争将不再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之间的厮杀,而是小规模的,几十或几百个高阶骑士就可以决定战争的胜负……
“……因为人数少,所以机动力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将来不会再有防线,甚至连战线都可能不存在,很可能敌人同时进攻天之城、奥德和卡佩奇,而我们的人正在攻击索贝、拉森霍格尔和莫西亚……”
利奇说的这些多少有些歪曲事实。他有意抬高个人武力的重要性。
事实上裴内斯之战的分析结果虽然证明尖端武力对低阶武力有绝对优势,但是没有援兵的话,凭四十九个辉煌骑士和一个圣级人物并不能收复裴内斯。
他有意弱化后者的作用,在他的报告里,那些援军好像是来打扫战场的。同样在报告里,瓦雷丁军队的撤退也被他描述成因为群龙无首、失去指挥官,所以在经历最初的盲目抵抗之后,不得不撤出裴内斯。
他宣扬这套个人武力至上的理论并不是虚空来风。他在苏珊的帮助之下仔细推演,最后确定这真的可以实现,只不过有一些前提。
“这个结论是否有些太过偏颇?”
底下突然有人打断利奇的报告。
“是啊,瓦雷丁人之所以撤退还不是因为你们的援军到了?怎么能说普通的武力已经没用呢?”
“这次行动之所以成功,最关键的地方就是瓦雷丁人没有对付‘精神穿刺’的手段。”
捣乱的人都是事先商量好的,有人第一个跳出来,其他人也紧随其后提出质疑。
利奇的心里很不爽,他已经认出来了,此刻跳出来的全都是前中立国的代表,也就是罗索托帝国的新跟班。
不过这些人也不是无的放矢,有资格出席这场会议,不但智慧和见识都超越凡常,在军事理论方面也必须有所建树。所以一边听、一边看,居然被他们找出其中一些破绽。
利奇没有感到慌乱,他和苏珊推演那么久,这番功夫不是白费的。再加上他早就知道自己的说法有破绽,自然也想到弥补的办法。
把手里的稿子一放,从现在开始这份稿子已经没用了。利奇轻蔑地看着那几个捣乱的人说道:“这次行动本来就是为了对未来战争模式的一次测试,原本就是有目标之后才制订的计划。”
利奇此刻的话很难说是真是假,因为当初制订这个计划是为了尽可能完整地将裴内斯夺回。
联合指挥部的参谋们把计划制定出来才发现,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验证只凭尖端武力获取胜利的可能性,才有了利奇刚才所说的目标。
这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根本没人能说出所以然。
底下那些人大部分不知道这番话的真假,而那些知道的人却没办法反驳,因为这话本来就没错,但也说不上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