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365书包网>游戏竞技>重活记!> 第121部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部分 (1 / 5)

丶苹�R簿褪呛罄慈萌硕�炷芟甑母呖萍挤⒄辜苹�<础�863计划”

1986年3月,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地王大珩与陈芳允、杨嘉墀、王淦昌3位科学家一起。联名向中央递交了一份重要报告:《关于跟踪研究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而这个建议,也就是“863计划”。

在此背景下,1986年7月30日,胡溪涛联合北航、南航和西北工大的3位校长沈元、张阿舟、季文美联名向邓首长上书《千方百计尽早提供和使用国产干线飞机》。在这个信中,四老从交通运输发展、航空工业发展需要等角度,阐述了发展干线飞机的紧迫性,第一次系统的从理论以及实际方面处罚,而不是紧紧从技术以及面子方面来阐述大飞机的作用。

于是,邓首长看到这个之后,就决定同意他们的说辞,要继续搞大飞机,从而让运十第二次上马。

可是,这第二次上马,仅仅是国务院决策过地“运16”干线飞机概念,依然没有被有关具体行政执行部门通过,或者说,是他们不想通过这个项目。

1986年11月,就在“四君子上书”,就在邓首长全面同意重启大飞机项目之后,国家科委立刻召开研制干线飞机的论证会,征得了计委、经委、航空部、民航局的同意,提出了《发展干线飞机振兴航空工业》的报告,并上报国务院。

在这次论证会上,面对专家提出的一系列考证跟数据,行政管理部门马上就涌现出了一批不同意见,而且还相当激烈。当时一位领导提出,发展我国民用飞机的步骤应该是首先以700座的大支线飞机为突破口,然后发展干线飞机。这是日后“三步走”策略地最早露面。或者再简单地说,还是要搞买来外国飞机,然后自己再来模仿那一套老路子。

此后,大飞机的研制还是一直处于几个专家地图纸作业上,并没有实质的研究,更没有所谓研究经费,而上面的具体执行部门,就开始了一系列的考证跟论证,总之是争论不休,会是一个一个的开,但实质问题从来都没有说出个所以然。而现实中,却是已经开始跟空客签署了合约,成立了空中客车中国有限公司,并开始购买空客的飞机以及美国的麦道飞机。

就这样,讨论啊讨论,开会啊开会,一直开会到1992年,一直到天空上满是外国飞机,一直到麦道飞机因为被波音公司合并后出现一系列问题,这才终于论证出来,中国造大飞机,不行!

1993年,国务院李总理又亲自下文件,继续研究,可又是一顿考证扯皮,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总之,运十的夭折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中的一个因为管理层的决策错误而翻跟头的典型案例,这样的错误运十不是第一个犯的,也不是最后一个。

记得后世唐欢曾经在上看过一条消息,说运十的副总工程师程不识曾经说过,其实中国当年运十的失败,并非是中国的科研队伍不行,也不是技术积累不够,正好相反,当时中国的空气动力学专家,跟美国欧洲的转下相比也毫不逊色,而中国的大飞机研制,跟欧美国家也不过差了几年而已。当然,大飞机失败也不是国家不重视,似乎无论是国家的历代领导人,都对大飞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没有什么国家不重视一说。

可关键问题是,下面专家说的再好,最高领导人指示再明确,中间环节出现问题,一切还是白搭,而这中间环节的最根本问题,还是一个钱字闹的。

“阿欢?”就在唐欢还在沉思的时候,林美玉忽然碰了碰唐欢,“你怎么了?还好么?”

“啊?没什么。”唐欢回过头,接着发现车子似乎停了,“车怎么停了?”

“还说呢,你已经到家了。”林美玉指了指窗外,接着又笑了笑,“怎么,是不是刚才又想到什么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