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永不满足的。《邓稼先传》是文字的集结,虽然这次的出版比较成功和顺利,但是,还是有朋友认为,这本书没有达到预想的期望,还不能完全展示邓稼先的精神世界。许鹿希自己也认为,如果再出一本《邓稼先图片传略》,书中配上邓稼先的一些经典照片就更好了。许鹿希说干就干,她不顾年迈,再次选择了挑战。
如果你想念一个人,那么他就活着
布谷鸟一生只唱一首歌,那是在庄稼快播种的时候“布谷,布谷”的叫声。前面出版的《邓稼先传》是许鹿希带领孩子们努力的结果。从1998年到2003年,她又用了5年的时间, 2003年12月出版了《邓稼先图片传略》。
《邓稼先图片传略》出版的意图是要把那些照片和邓稼先的一些重要手迹都印出来,免得以后遗失。这是一本比较直观地、形象地反映邓稼先生活的文字加图片的传略。
《邓稼先图片传略》的外观颜色呈素净的米黄色,封面附有邓稼先双手比划原子弹的经典照片。封底若隐若现地印着中国男儿等字样。在这部《邓稼先图片传略》中,邓稼先的事业、爱情、友谊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现,特别是《邓稼先图片传略》中有两张九院在建立初期的计算工具……手摇计算器和电动计算器,令人非常感慨。
这两张照片形象生动地告诉人们,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在怎样的条件下研制出来的。就像《邓稼先图片传略》中的题记说的那样:“1924年到1986年,一个短短的生命历程,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算不上什么,但这个对人类、对历史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的一生,却是值得我们追忆和展示的。”透过这本传略,我们再次感受到了许鹿希的执着和追求完美的精神。
……您做这件事情特别地严谨。
“ 我是像做科学实验、带研究生做科研一样,每件事情都有证据。”
那是孤独而又漫长的日子。但是,每当许鹿希在邓稼先曾经用过的桌子上,整理和修改《邓稼先图片传略》的时候,她就仿佛感觉到邓稼先就在她的身边。不是吗,如果你想念一个人,那么他就活着。
就是在这个5年里,许鹿希决定把邓稼先所有的已经或者能够公开发表的科学文章结集出版。她要把邓稼先从24岁到美国读研究生起,到62岁在病房里的最后一刻写下的文字为止,在科学领域里跋涉的文稿全部整理出来,展示他们那一代科学家的科学思想和人文思想,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在2008年12月30日的那次采访中,进门后她就让我看一本《邓稼先文集》,并说要把这本书送给我。当时我很感动地连忙接过这本书。许鹿希翻开书的前两页让我看,我有些惊讶地说:“全是英文?”许鹿希没有正面回答我的话,而是指着页面上的英文说:“这是邓稼先的博士论文。”再往后翻看,更让我疑惑了,我说:“怎么是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呢?”许鹿希说:“对,这些都是不保密的,是当时邓稼先给刚刚调到核武器研制队伍中的年轻人编写的教材。”
许鹿希停顿了一下,给我讲了出版《邓稼先文集》的过程。
许鹿希说:“整理邓稼先的文集非常困难,很不容易找到他所有的材料。也就是说,出邓稼先的文集,就是把邓稼先所有不保密的文稿找出来,这让我费了很大劲。就说他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的博士论文吧,他是1950年8月20号拿到博士文凭的,过了9天,8月29号就坐轮船回中国了,所以他来不及把论文的全文带回来,带回来的只是文凭。因为要出这个文集,我就请杨振宁先生帮助,他有朋友在普渡大学,从普渡大学研究生院把42年前邓稼先的博士论文全文复印件寄给杨振宁先生,杨振宁先生在1992年4月28日邮寄给我女儿邓志典,她在保存一个备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