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来信 (1 / 2)

李向成这会儿好像听出来了。“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我不一定帮得上忙,但是我不高兴了,肯定让你能记住我! 让机械厂的领导也能记住我! 大伯大娘! 我吃饱了,我先领着向北回去了!”李向南把已经吃饱了的李向北领走了。 “她这是什么意思? 她办的是什么事儿? 这还威胁上了?”李老二真是要气炸了。 大伯:“别说小辈儿了。 就说说你吧! 你和当初离开村子的时候还一样吗? 老四还没成家呢,还没对象…… 我就是个泥腿子,乡下人,没能耐也没出息! 但是我几个儿子懂事儿啊! 也有福气,现在娶进门的这三个儿媳妇儿也懂事儿!” 大伯这话是敲打李老二,刚才挑拨老四的事。 李老二:“大哥,刚才就是随口一说! 我也没想那么多……” 大伯:“你说咱们家像以前那样不好吗? 有小九九的就有小九九吧! 只要不闹大发了,我就当没看见! 但是现在算计过头了吧?” 李老二和李老四都不吱声了。 大伯:“李老四啊!有的时候家里的事不管好的坏的,都是放在家里。 今天的事你们两口子、你们家要是往外说道,我去你家把你的锅砸了!” 李老四:“不能,大哥! 我啥也不会多说的!” 大伯又转头看向李老二。“李老二,我家过的也不宽裕,以后回来的时候带好你们自己家的口粮! 要是没口粮就别回来!” 以前离李老二家占点便宜,大伯都不当回事儿。 便宜是给人占的,要不是人那就用不着占便宜。 李向南回到家的时候才看见有好几封信呢。 第一封二嫂的。 李向白的妻子,二嫂,差不多一年一封信。 信的内容短比往年多,报了个平安,说孩子很好。里面夹了一张照片。 里头还剩了点别的内容。 说二哥的战友们可能给他们邮东西。 照片里孩子笑得特别开心,胖嘟嘟的一看就养的挺壮实。 一看这就是李向白的儿子。 长得太像他了。 李母看见孩子的照片又是高兴,又是难过。“这孩子长得真好看!” 李向南:“娘,你别哭! 过两年我带你去看看孩子!” 李母:“那得花多少钱啊! 省下钱还不如给孩子邮过去了! 也不知道她现在是不是一个人过! 她带着孩子不容易!” 李向南就是为了哄李母开心,她说什么就是什么。“行,听你的! 现在孩子还小,等孩子大了,牙长全了。我给他邮猪肉干吃!” 李母看见孙子想起了儿子,眼泪一对一双的往下掉。 剩下两封信,有一封是周博辰的。 这人在信里锲而不舍的,每次都夹着几张纸。 教李向南一些格斗术,还有训练身体的方法。 李向南对这玩意儿不感兴趣,但是向北感兴趣,还想学一学。 长民在旁边也跟着有模有样的比划着。 上次,长民踹张杏儿时特别利索。也算是学有所用。 所以,李向南现在对他信里的这些东西,是很接受的。 奇怪的是信封里还有一个信封是给老黄的。 李向南肯定会给转交到的。 还有一封信,这个地址和上回的地址一样。 也是要转交给老黄。 都是挺长时间之前的事儿了。 老黄让她帮着邮了一封信,但收件不是这个地址啊! 对方有回信,这又回信了。 李向南不关心是什么事,她把信转交过去就可以了。 李向南躺下休息的时候,又想了想今天的事情。 其他的都好说,就是李母,对李向南把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让出来的事儿,在心里还是过不去。 这倒是可以理解的。 在所有人的眼里,可以说是李向南把天大的好事让给别人了。 这还需要李向南慢慢的劝解。 李向南躺着要睡着了的时候,迷迷糊糊的听见敲门声。 不用想,就是长民这小子。 他和向北还有李母住在最西屋。 现在他们基本是三天去一次老孙那里。 这小子是不会忘了的。 李向南本来就是准备去的,她戴上帽子,和长民就出去了。 那股清凉的寒意,一下就把她的困意冲没了…… 老孙检查长民雕刻的东西。“可惜呀!你的手劲儿不够大,刀子也不够锋利,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