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四,立秋。
李三娘早早就起了,前两日就听戒毒之地的人说起离这儿不过十里的地方驻扎了从边城回返的大军。
至于为何已经到了长安却停留在城外?
一自然是这一批回返的上万的兵士为了好管理,自然要在受赏前统一管理的好,避免给长安城里的治安带来困扰。
二么,是在武帝论功行赏之前,会有在城外的忠烈祠里由武帝带头祭奠这回为大唐而战死的忠魂。
这是全体兵士都要参加的,哪怕是辅兵,就好似做饭的火头兵也一样是要去参加这场祭奠仪式的。
是以这大军现在就在城外驻扎等待着今日的到来。
李三娘他们这些医师也早早就被通知了,当然是太医署通知的,这回太医署的王署正会带着几十个医师前去观礼。
毕竟军医在此次大战之中也是出了大力的,回头武帝论功行赏也一定是会嘉奖太医署的医师的。
至于为何会带这些并非是太医署而仅仅是长安医药联盟的医师前去观礼?
用王署正的话来说就是:“也得让他们看看咱们太医署里的医师也是有牌面的,是功臣。
如此,他们才好把咱们太医署当个好地方,拼死拼活都想进来了。
再说,我看着这戒毒之地以后怕不是得常年都要有人了,怎么的也得给他们个甜头尝尝不是?”
李三娘今日换上了李母早就为她做好的墨蓝色的衣裳,铃兰仔细的把一根儿木簪插到李三娘的发髻上。
“师傅,是不是太素净了些?哪怕是去参加祭奠,这也太......”
李三娘对着铜镜瞧了瞧,她对于铃兰手巧竟是能梳出这般没有落发的发髻实在佩服,她轻轻摇了摇头回应了铃兰的话:“要的就是素净啊,本就是去参加祭奠仪式的,如此就挺好的,不必再上发饰了。”
按着说好的时辰,李三娘带着也一样身着墨蓝色衣衫的秋香站在戒毒之地外的空地上等着。
这一天,没有哪儿个没谱,很快的,人就齐全了。
宁医正说了几句话,众人就各自去寻马车去了。
李三娘带着秋香正要去找太医署安排的马车的时候,严嬷嬷走了过来,“郡主知道李医师也要去忠烈祠,就让我来问问,要是李医师愿意可上我们郡主的马车,一块儿去就是了。”
李三娘没想到清阳郡主还想着她呢,她赶紧对着严嬷嬷福了一礼,“多谢郡主还想着我,那我和秋香就多谢了。”
如此,李三娘就和秋香往前走,跟着严嬷嬷上了清阳郡主的车架。
别说,这郡主的车架可是比普通马车要大上不少的,当真是宽阔的很,里头也就坐着郡主和一婢女,加上李三娘、秋香和严嬷嬷,这马车里头竟还是有空余呢。
这一路上除了他们这群人的马车,官道上还有不少马车行人。
武帝会在长安城外的忠烈祠同回返长安的大军一起祭奠这次大战死去的兵士的事儿,是整儿个长安城的人都知道的。
更别说,今日立秋,本就是旬休日,家中有人做官的早早就提前一两日出城到城郊的庄子上住着了,到时候直接从庄子出发往忠烈祠去。
而其余的黎民想要去看这场祭奠,就只能清早城门一开就顺着官道往忠烈祠去。
如此,这官道上这会子可算是有些拥堵的了。
早前,李三娘回李家的时候还问过李父李母他们可要去城郊忠烈祠去看祭奠,李父李母想了想还是拒绝了。
虽然到时候会有金吾卫和巡街维持秩序,但肯定人很多,万一发生点儿什么事儿就不好了。
李三娘想了想觉得也是,确实是不太合适的。
不过,李家大房的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