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人记得,开始在地下室一起工作的沙河竹器厂的工人是一老一少两个人,老师傅不记得姓什么了,一个年轻人姓周,个子不高,剃平顶头,看上去挺活络。他们看鼠人虽不是拜师学过徒的篾匠,但劈篾子,削口条,做桑篮(就像家乡割草用的六角眼的那种篮子,只是口小,深一点罢了),凭着鼠人做细篾丝的淘箩的手艺基本功,完全没有问题,至于对坏了的蚕匾口修补、扎扎黄籘,难度也不大。加之他们了解,鼠人是农学院里老师的亲戚,没有正式工作,是要凭在这干一天拿一天工资的,很理解。老师傅没干几天就不来了,留下小周与鼠人一起干,做做伴。
老师傅不来还有个实际原因。他在竹器厂上班,拿固定工资,竹器厂接蚕桑系修蚕匾、做桑篮的活,他来回到蚕场上班,要走许多路,哪如在家门口沙河街上的厂里上班轻松呢?如果中午回来吃饭,一天走要走四趟,年纪一大把了,走得累;如果中午在那边食堂吃饭呢,那不等于工钱打了折,更不合算。以前因为没人干,厂里派去没办法,现在来了新人,能做好,他让小周一人去,差不多了。他年轻腿有劲,跑得快;两个年轻人在一起也有话说。
鼠人记得,小周每天中午都是回家去吃午饭的,他住沙河街上,毕竟比鼠人近了一半的路。鼠人中午就在农学院的食堂吃饭了;当时农学院教师子女在沙中上学的,中午也大多在沙中学生食堂吃饭,原因一样,来回太远了。
农学院的食堂挺大,吃饭的人很多,老师学生都有。陌生的鼠人来吃饭,必会引起大家的注意。熟悉的知道,有的老师主动打招呼,但也许打招呼的人认识自己,鼠人却都不太熟悉他们,所以只是尴尬地回应,觉得很不好意思。
在蚕场地下室,鼠人与小周共同做工约四五十天吧,蚕匾修得差不多,做的桑篮数也将要够了,系里领导就让小周不再过来,余下的事情由鼠人一个人扫扫尾。鼠人记得,当时修蚕匾难算数量,做桑篮还是能大体定出个量,一天连劈连做,要完成四个,上好口,绞好把。之所以叫“绞好把”,是因为桑篮是春夏之际到桑田采桑叶时用的,采满一篮桑叶,常是两人搀着回来,所以要用篾子在篮口上绞成两个麻花形的手握提把,既要握着光滑称手,又要结实耐用。这种把手鼠人过去从没做过,但看着原样,也不难模仿做出来。包括修蚕匾补洞、扎口穿黄籘(后来大多是用各色塑料籘了),鼠人都是看看,琢磨琢磨就弄起来了,修得都没得话说的。他从小就喜欢看篾匠干活,篾匠师傅都称赞“这伢儿聪明”呢!现在大了,有会劈能做的竹器加工的基本功夫,什么都是看看就能做出来的。
这不,利用每天吃过午饭就回到蚕场地下室,还不到上班的点,他还用做桑篮口条多余下来的毛竹片和篾子籘条之类,无师自通地做起了“小蒸笼”。来到沙河,他发现这里的人喜欢吃馍,而且大都自己做馒头蒸,他过去在家就在街上看过卖小蒸笼的,有屉有盖,一套三四个,摞起来蒸,又快又省草,自己要能做一套不是挺好吗。他试着做了:先把毛竹条劈成薄片,再削光滑做成圆箍状,两两拼合,中间夹笼拴和隔档,上口加圆箍做齿口,便于上下层笼屉间固定,最后做笼帽。几个中午,这一套小蒸笼就做成了。先是给玖姐宗友哥试用的,还可以。后来殷主任等知道鼠人有这个能耐,很高兴的,也让做。鼠人又做了两套,开始大家用了都觉不错,但据宗友哥说,用时间长了,小蒸笼就会变形,不那么圆了,上下层对起来不那么“圆汽”,须得用毛巾等捂住才蒸得好,看来还得改进才是。
然而,鼠人虽知此,后面却再没了机会。蚕场修编的工作随着养蚕季节到来而结束,他接着又去从事“刻讲义”、画“教学挂图”、“机械制图”之类的工作。这都是宗友哥通过农学院教务处、教研组等单位部门的熟人,为鼠人找到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