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结论的过程其实不算特别复杂,林主要费脑子的还是研究要怎么样编排实验的过程。
不过实验的过程倒也不算特别复杂。
不过要解释的话,还得从林最开始的想法开始,众所周知,做实验的第一步一定是建立一个假设!
而林的假设很简单。那就是,她认为,系统的模拟世界中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测者观测到的信息。
打个比方就是,林和系统在观测一个模拟世界,然后,这个模拟世界中会发生什么,就取决于林和系统的观测。
为了证明(或者证伪)这一点,林做了第一个实验,也即,她首先命令系统制造了一个模拟世界,随后在纸上简单的描摹了一些信息。
系统的模拟世界已经制造完成,理论上,此时的模拟世界已经是一个固定的环境了。按理来说,虽然有极小的可能,林在纸上写出来的环境会和模拟世界的环境达成一致——但那种可能性毕竟太小。
就算发生,也不会一直发生。
但是,事实是,林连续重复了多次实验,每一次,她在纸上描绘出的环境,都会有一部分反映到了系统已经建造完成的模拟世界中。
由此,林确认了第一个结论。
随后,她再次进行了第二次实验。
第二轮实验和第一轮实验的方式相同,不过顺序颠倒了一下。
她首先告知了系统一个环境,然后让它‘不要’按照自己描述的环境进行模拟世界的搭建,依然保持完全随机的模式,让模拟世界随机生成环境。
而后,系统在接下来的搭建模拟世界的过程中,便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整体来讲,在这一轮实验中,大部分模拟世界分成了两类。
一类模拟世界和和林描述的环境有一定的相同,而另一类模拟世界则和林描述的环境有一定的——相反。
‘感觉……就像一个小孩子,你告诉他要怎么怎么做,他有时候会听你的话,照做,但也有的时候,他会做出完全相反的行为。’林心想着。
“唔……(感觉这么比喻不太恰当。)”摇了摇头,林打算继续进行下一部分的实验。
“系统,重新生成一个模拟世界。这一次,我要你搭建一个草原的环境,目力所及的范围内,没有任何除了草以外的东西。”
“模拟世界正在生成中。”
系统开始生成模拟世界,林随后开始在纸上写下了另一段话【一个瓶子。一个火元素精灵:长相:小火苗一样的存在,有发亮的双眼。水蓝色的涂绘,战斗的场景……。】
从开始实验到现在,系统已经生成了至少数十个模拟世界了。
按照协议的话,每生成一个模拟世界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放置点,但考虑到林现在让系统生成的这些模拟世界后面都被销毁了。加上林的目的也不是用这些模拟世界来生产放置点——所以系统也就把制造这些模拟世界的消耗都拦在自己身上了。
全新的模拟世界很快地制造完毕,随后,系统写入了一段信息。
一边写入,协议一边猜测林想做的事。
“尊敬的宿主,模拟世界信息已写入完成。”写入信息的过程已经完成,系统通知林可以进入模拟世界。
林点了点头,随后准备进入。
过程没什么好说的。
进入模拟世界之后,林向系统说道:“系统,稍微注意一下。”
“……系统已开始观测。”系统说的是观测随机效应。
因为林在模拟世界中做的事情其实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随机效应的出现——
实际上之前的每一次测试,系统都会观测到严重的随机效应影响。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