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9頁 (1 / 2)

他們見到的蝗蟲成不了災,甚至還有人專門飼養蝗蟲來吃,烤蝗蟲炸蝗蟲吃起來嘎嘣脆口感好還富含蛋白質,他們大吃貨國那麼多人,蝗蟲來了一天三頓的吃總能把他們吃絕種,為什麼還能被蝗蟲逼的餓殍遍野民不聊生?

殊不知,古人不是沒想過吃蝗蟲,早在的時候,唐太宗就下過類似的命令。

老百姓那時候對蝗蟲還很是恐懼,像瘟疫疾病等各種他們解決不了的麻煩一樣,他們也認為蝗蟲是神仙給他們的懲罰,一定是凡間幹了什麼得罪老天的事情,所以老天才派蝗蟲下凡來懲罰他們。

冬天不太冷,春天多雨,夏天再來場乾旱,之後十有八九就會又蝗蟲出現,埋在地里的蟲卵在冬天沒有凍死多少,春天有雨水的滋潤,夏天又溫暖乾燥,到了時間之後孵化成蟲,往往是一夜之間就鋪天蓋地席捲而來。

老百姓想不明白這些要命的蟲子從哪兒來,能想到的只有老天的懲罰,蝗蟲也不是蟲,而是蝗神,既然冠上了神的名頭,自然不能隨意傷害。

所以直到唐朝,民間面對蝗蟲時也只會設壇做法祈求上天,直到唐太宗以身試毒生吞蝗蟲,又有宰相姚崇力排眾議讓天下人認識到沒什麼蝗神,蝗蟲也不是殺不得,然後百姓遇到蝗災的時候才開始捕殺蝗蟲。

只是人吃蟲的速度遠遠比不過蟲吃莊稼的速度,而且莊稼在地里種著沒長腿不會跑,蝗蟲有翅膀,霍霍完一個地方拍拍翅膀就走了,人吃又能吃掉多少。

更何況成災的蝗蟲也不能多吃,這玩意兒身上的帶毒,少量吃幾個還行,吃多了只怕要把命都丟掉。

蝗蟲糟蹋了莊稼就去禍害其他地方,在一個地方停留的時間並不長,最可怕的不是蝗災,而是緊隨其後的饑荒。

夏天的蝗蟲把地里的莊稼吃的乾乾淨淨,老百姓還能靠家裡的餘糧生活,實在不行,進山打獵捕魚摘野果也能撐幾天,等到當年寒冬臘月再也找不到東西吃,那才是真正的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一年的收成被蝗蟲糟蹋光了,存糧經過夏秋兩季也吃的差不多了,大冬天的山裡也找不到東西可以果腹,如果沒有官府救濟,凍餓而死的百姓會有多少簡直想都不敢想。

更可怕的是,蝗災不會只出現一年,蝗蟲需要孵化,往往第一年的時候不會大肆蔓延,但是旱災經常連續好幾年,蝗蟲的幼蟲喜歡溫暖乾燥的環境,孵化出來的蟲子越來越多,這時候處理不好才是蔓延州郡的大災。

蟲子多,蟲卵就越多,蟲卵多,第二年的蟲子更多,如此連綿許多年,再厚實的家底也撐不住。

冀州、兗州、豫州三地防護得當,這些年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蝗災,但是他們只能管得了他們自己,管不住別的地方的蝗蟲,為了發生天災的時候官府能夠儘快起到作用,他也得儘快將北方州郡掌握到手中。

這年頭的醫療水平低下,傷寒瘟疫隨隨便便就能造成十室九空的慘狀,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讓百姓為了果腹拿蝗蟲當正餐,收集起來給雞鴨當飼料還差不多。

原煥皺著眉頭,揉揉額頭緩解噪音帶來的不適,那麼多飛蝗一群又一群,比同樣數量的蒼蠅飛過還令人噁心,「只靠雞鴨還不夠,需得百姓也帶網捕蟲才行,文若公與,快馬加鞭傳令各郡太守,百姓拿曬乾的蝗蟲可以到官府換同等重量的糧食,田裡尚未孵化的蟲卵也一樣,蝗災天降,無論如何不能坐以待斃。」

天命靠不住,他們只能盡人事,只要人還活著,總能有辦法比蝗蟲活的久。

蝗蟲不容易儲藏,曬成干之後縮成一團也不大,雞鴨能夠一口一個的小蟲子,想想也知道不會大的過分,想要用蝗蟲填飽肚子,最起碼要捉上一麻袋才行,再說了,他讓百姓吃,百姓也不一定敢下口,所以還是捉了之後送到官府換糧食最划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