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頁 (1 / 2)

原煥知道這人不肯接受官職,只想一心教書育人,這樣也好,等書院穩定下來,有鄭玄和司馬徽這兩個名揚天下的好老師留下即可,至於管寧、華歆等人,留在書院太浪費,還是出來做官吧。

官場比書院複雜的多,有做官的本事當然不能擱著不用,什麼時候想教書也不是不能回來講課,身上有官職再來講書反而更容易打出名聲。

至於他們家這位小祖宗,只能多辛苦辛苦了。

袁璟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他現在連自己要學多少東西都不清楚,更不用說別的。

鄭玄老爺子精神極好,鄴城書院和他以前見過的書院都不太一樣,這年頭注重家學傳承,各郡縣的書院學堂多被世族壟斷,書院裡只有世家子弟,不見寒門子弟的蹤影。

他在天底下遊學那麼多年,除了偶爾有人講課不問出身,絕大部分都對出身有嚴格的要求。

拿他自己來說,當年千里迢迢到關中拜大儒馬融為師也是通過好友盧植的關係,如果沒有好友的幫助,他說什麼也沒辦法在馬融身邊拜師學習。

老師學問淵博,門徒上千,只是為人非常講究,雖然門徒眾多,但是能被他親自教導的卻沒有幾個,其他的學生都是由那幾個被他教導過的學生來教導,他在關中三年,三年時間甚至連老師的面都沒有見過,只能聽師兄們講授知識。

最後還是因為他精通算學,正好老師演算渾天問題遇到麻煩,這才能見到老師,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他到關中的時候已經小有名氣,求學之路尚且如此艱難,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可是這鄴城書院卻不一樣,州牧在內外城交界處建書院修藏書樓,讀書求學不問出身,只要有一顆向學之心,即便家貧如洗也願意接收。

藏書樓中有不少寒門子弟他已經看到,等過些日子書院招生完畢,看看入學的都是哪些人,如果真的有寒門子弟,便是天下寒門子弟之大幸啊。

數百年來,世家大族固步自封,強硬的把持朝政,寒門入仕之路難之有難,這人身為世家子卻願意讓寒門子弟來書院求學,如此心胸又恰逢亂世,只怕圖謀不會小。

鄭玄心中感慨,坐定之後拱手道,「老朽年事已高,講書之時恐有疏漏,正巧昨日門下學生來尋,如果州牧大人不棄,可否讓我那學生一同來書院?」

他來鄴城之前乃是在青州北海郡耕讀,黃巾餘孽劫掠郡縣,孔文舉學問很好,只是這治理郡縣不是學問好就能治理好的,官府無力鎮壓黃巾賊,他只好帶著學生進山避難。

山里道路不通,又買不到糧食,身邊人越多過的越艱難,他實在沒辦法,只能遣散學生讓他們各自離開。

那會兒青州正亂,到處都是賊寇,學生們各自回家,他一個老頭子一直躲在山裡也不是事兒,原本想著去徐州避難,出發前聽到冀州鄴城有座藏書樓,這才臨時改變主意來這兒。

原煥頓了一下,他還以為老爺子忽然改變主意,要以年事已高為藉口不幹了,還好還好,人還在就行,「先生的學生自然也是不凡,哪裡有嫌棄的道理?」

鄭玄笑了一聲,繼續說道,「我那學生性格樸實,雖然言辭遲鈍,才學卻甚至出眾,前些日子跑去揚州遊學,在外面周旋了大半年才又回來。」

原煥挑了挑眉,「可是清河崔氏,崔琰崔季珪?」

第100章 烽火不熄

鄭玄鄭老爺子學生很多,他在北海耕讀的時候不忘講書,世宦子弟教得,寒門子弟教得,儒士顯貴教得,鄉野村夫也教得。

說他桃李滿天下完全不為過。

不過那些學生中,能被評價為性格樸實言辭遲鈍,又能被他老人家記在心裡的,除了崔琰崔季珪之外,原煥想不出第二個人出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