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辟雍之殿 很现实的事情就是,不管这一场大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大明士大夫集团内部分裂就成为事实了。 占据大明主导的地位的理学,决计不会因为一场会议失利了,就会放弃他们所拥有的地位。 世间最难做的是两件事情,一是将别人的钱装到自己的钱包里面,二是将自己的思想塞进别人的大脑之中。 如果仅仅是关于大同世界的讨论。 这一件事情,或许还能在理学框架之内,得到妥协。 但是尚书伪作这一件事情,一出来,理学家决计不会妥协的。 甚至这个时候,《古文尚书》是真作伪,还是假做伪已经不重要了。在关于道统的大事之上,《古文尚书》是否作伪,就变成一件小事了。 特别是很多理学信徒其实是混官场的,更明白事实的真相不等于政治的真相。 而且陈文所言,的确有强词夺理之嫌。 而今已经有天理报与陈文打擂台了。到了大会之上,情况会更加难以控制。如果皇帝有自己的权威压制,恐怕也是适得其反。 这就是于谦担心的,他担心的乃是从今后,大明思想界理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会四分五裂。 这也罢了。 于谦也不是朱熹的信徒。但是他更担心的是,理学倒下了,却没有一套完整的思想来支撑大明,这却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自从中国在政治上大一统之后,也在追求文化上大一统,这都是维护统治的帝王要术,治天下的必然之举。 朱祁镇说道:“顺其自然即可。” 此刻朱祁镇已经不在乎,这一次大会能达成一个有利于朱祁镇的结论。 因为,他此刻已经领悟到了,人心只能被引导,却不能被控制。 之前朱祁镇出于一个皇帝的本能,想办法想将这些事情控制住。所以只觉得百倍艰难,困难重重。 但是而今他没有这个想法了。 只是他觉得,以他从后世所见,发展生产力才是最大的仁政。这个道理,或许而今未必有人能明白,但是将来肯定能明白的。 无他,不要将古代人当傻子。以为今人胜于古人,是自傲,但是如果今人不如古人,却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因为双方起点并不一样,很多事情,古人的终点,还远远不到现代人的起点。但是不保持思想的固化。 一个激烈变动,乃至百家争鸣的思想界,或许不利于大明皇室的统治,但是绝对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 朱祁镇之前也是从第一层来看,希望有一个能受他控制的思想体系来支持变法,与于谦一样,于谦现在想的是如何收拾局面。 但是从第二层意义上来看,这局面不收拾要比收拾好。 只是从此之后,大明皇帝统治天下的难度,就要比之前困难多了。 于谦看着朱祁镇眼睛,却见朱祁镇眼神之中,没有一丝动摇。叹了一口气,却也知道,他眼前的朱祁镇,不是当初十几岁向他问计的少年皇帝了。 说道:“臣遵旨。” 虽然于谦这样说了。但是更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这一场大会之上,接近全力将理学给驳倒。将皇帝所想的三世说加大同世界的公羊派理论,成为的大明官学。 尽量保持大明士大夫集团的内部团结。 既然原本公羊派新思想与理学集合,已经不行了。那么,就只能下狠手了。 任何一个大明高官,凡是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爬上高位的人,即便平日了看起来慈眉善目,也绝对少不了雷霆手段。 于谦也是如此。 于谦又问道:“却不知道,这一场大会,以臣之见应该在国子监彝伦堂之中,知道到底是什么时间,还请陛下定下来。” 这个地点,几乎没有什么更改的地方了。 国子监乃是大明的太学,是国家最高学府了。 而彝伦堂更是皇帝讲学的地方,太宗与宣宗都前后驾临过彝伦堂之中。这一次会议性质,更是讨论学术的,那么彝伦堂是再合适不过的地方了。 朱祁镇沉吟片刻,说道:“等过了五月之后吧。” 而今是正统三十一年二月末,以国家大事而论,三月抡才大典,五月是北方麦收,这都不合适。六月七月是酷暑。 不适宜大型活动。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个时候的大型活动很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