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父子相背 对于太子,周梦臣不知道该怎么评价了。 太子与嘉靖简直是两个极端。 但是周梦臣不能说太子比不上嘉靖。 为什么? 嘉靖聪明,猜忌,多疑,独断。所谓之雄察之主。 太子不聪明,反应有些愚钝,很多事情,嘉靖能本能感受到其中的问题,但是太子却不能,甚至反复讲解,也未必能讲明白。但是太子有一个嘉靖永远比不上的优点。 愿意相信人。愿意放权。 这一点是嘉靖永远做不到的。 嘉靖登基之处,简直在万千敌人窥视之中。深深明白什么叫作孤家寡人。所以他谁也不肯信,谁也不能信,这种经验已经是深入骨髓之中了。 而太子在少年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大明帝国的继承人。原因很简单。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只是忽然之间,这个位置就到了自己头上。与此同时,嘉靖以要求庄敬太子的要求,要求他。太子是万万做不到的。 这个时候,他对嘉靖怕极了。也只有他的几个老师,能给他带来安慰与底气。 更重要的是,太子在嘉靖一次次打击之下,对自己资质鲁钝,深信不疑。 其实太子不过寻常人而已。人在不同的外界刺激之下,对自己的评价是不同的。一个寻常人如果从小到大一直考全年级第一,他很可能以为自己是天才。反而发挥出远超出自己水平的能力。而一个寻常人从小就被打击,他本能的觉得,自己就是不行。 而太子就是后知。 太子这种自我认知。在决断国家大事上面,自然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做好。他下意识原因将这些事情,交给他心中能做到的人去做。 这种信任比汉光武帝推赤心入腹中的手段,自然是大大不如。但是却是出自本心。能到内阁之中的人。那一个不是老油条。如果太子是故作姿态,谁都看出来。 但是太子出自本心的信任。与依靠。比起在嘉靖下面做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让人本能的让人感到亲近。 谁都愿意跟随这样的上司,即便这个上司没有什么本事。 当然了,时间长了,或许会被人轻视。但是有嘉靖做对比,连周梦臣都觉得有松一口气的感觉。 只是这怎么给嘉靖说啊? 周梦臣说道:“太子殿下在内阁,言语谨慎。轻易不发言,发则必中,沉稳老练,仁厚天成,实乃陛下之福,江山社稷后继有人。” 如果不知道内阁发生了什么事情,估计谁都以为太子在内阁一言九鼎。 但是周梦臣并没有说谎。 言语谨慎,等于几乎不说话。 发则必中,等大家谈论完,做出决断之后。太子再追认而已。几乎没有做出过改变内阁决断的事情。 仁厚天成,这一句话,倒是实话。 嘉靖对臣下苛刻,一些小事做不好,都会被嘉靖重重处罚。因为嘉靖觉得,在他眼前区区一点小事都做不好,那就是不尊重他。在背后,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这已经不是这一件小事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而今太子就没有这种思路了。很多小事,他根本不在乎,谈笑之间就过去了。 嘉靖冷笑一声,内心之中深深叹了一口气。 有子如此,如之奈何? 嘉靖心中暗道:“按太子的这个样子,如此内阁大概对他来说是最好的。” 从去年到而今,嘉靖看似并没有插手朝廷事务,但实际上,他一边养病,一边窥视周梦臣新内阁的运作。内阁的一切都被嘉靖看在眼中。 太子在内阁之中是什么样子,嘉靖岂能不知道。 只是他就是想换太子,能换谁啊?景王? 不可能。景王在封地的所作所为,太让嘉靖失望了。景王在封地就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渔色。一心一意想生出儿子,已经到了慌不择食的地步。 甚至景王专门将一批年轻的寡妇纳入府中。就因为这些寡妇曾经生过孩子,是传说之中的好生养。 嘉靖不反对自己儿子好色。对于皇子来说,多喜欢一些女人,不算什么大不了的过错,但是将事情做到这个地步,就有一些太过了。 更让嘉靖失望了。 景王都已经做到这个地步了,不要说生一个带把的,就是不带把的,也没有生出来。 膝下无子,单单这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