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部分 (1 / 5)

趣的名字“棒棒鸡”。而每次二毛强说到这个词语时,都会喷口大笑,不屑一顾,轻蔑的样子,但又掩盖不了他那荒淫无度的**般的神情。

“棒棒鸡”这个词是何年何月从何人嘴里叫开的也无从考证了。也许是从这座城市所独具特色的一种职业“棒棒”这个词语派生出来的。住在山城,一出门就需要爬坡上坎,“棒棒”这一职业就应运而生了。其实就是苦力挑夫。他们手握一根棒棒行走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地方,挑挑抬抬,为别人排忧解难。后来有人就用他们手中吃饭的家伙“棒棒”借代了这一职业的名称。“棒棒鸡”也应运而生了,她们为只身出来打工的男人浇灭了近火。廉价,是她们唯一可以引以为傲的特点。

张正国看得出了神,想入非非,直到一个男人的声音叫醒了他。

“喂喂,怎么卖?”一个中年秃顶男人问道。

“五元。”张正国有点激动,还特意伸出五个指头比划了一下。

“还有其他的吗?”男人又问。

“有有有。”张正国急忙从包里拿出了一大叠,“外国的,*大!”

这是张正国第一桩生意,张正国的确没能掩饰住内心的激动,声音显然够大。连旁边的卖鞋底子的老太婆也停下了手里的针线活,抬起头好奇地望着张正国和那个秃顶男人。

张正国仍然不停地给秃顶顾客介绍起来,言语露骨,旁若无人。秃顶反倒不好意思了,赶忙选了两张,付了十元钱就离开了。

张正国拿着那张崭新的十元钱,有种想哭的感觉。这里面有五元就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属于张正国了。他把这张钱仔细地揣进了内包里,左边贴进心脏的地方。

十点钟的时候,张正国就收拾好了东西,十点半有最后一辆开往华新街的630,他要去乘坐。

这一晚卖了十三张碟,张正国一下就能分到三十多块,这让张正国高兴不已了。他坐在车上,盘算着,这样下来,怎么也比在二毛强那里工作强了。又让张正国诧异,今晚的这些顾客,有六十多岁的老头子,两个十几岁模样的学生,还有一个长得斯斯文文戴着眼镜的男子,让张正国没有想明白的是,他们也要看这种片子,他一直以为只有他这样的人才会偷偷摸摸去看。

唉,人都是一样的。张正国唉声叹气了一回。又看看窗外被城市的灯光映照的天空,城市的夜空一直都不够黑暗。

望向一米之遥的远方(36)

嘉陵江大桥的北桥头的公交车站旁有一地下通道,在这里下了车,走这一通道就可以到华新街。这一通道的口子的地方,一个上了年纪的剃头匠长年累月在此剃头,这里遮阳蔽雨,夏天还能吹着自然风解暑。通道口的墙壁挂着木框镜,镜前摆着一张脱了漆的斑驳的木头椅子,看起来挺结实的,一把木架子也上了年纪,一旁静静地搁着,上面搭着一张白色的洗脸帕,架子中间放着一个洗脸盆。

剃头匠没事的时候就靠在那张木椅上悠闲地看报,或者打瞌睡。客人来了,他就赶紧起立,把椅子中间那块结实的板子取下来,翻个面,再让客人坐上去。往些年生意红火的时候,客人一个接一个,每走一个客人,他就会把屁股下的那块板下翻一下,再让下一个客人坐。这样的设计,这样的服务,客人的屁股坐着凉凉的木板子,反倒让客人心里觉得温暖。从剃头匠的爷爷起,就一直在这里,从事这份职业,那时这里并不是通道,而是一条街的拐角处,安静。爷爷那时生意是如火如荼,顾客们都等着理发,现在冷冷清清,光景不如以前了,只能等着顾客理发。

张正国第一次来这里剪发,是他来华新街快一年的时候。那时张正国已经一年没剪过头发了,之前的一次还是在昌州县的时候。张正国当时的头发已经遮蔽了他大半张脸,时常油腻腻的,满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