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湯這幾年很不得意,所以在皇帝面前故意賣個關子,說:&ldo;朝廷文武大臣、將相百卿,個個都是賢材,才高八斗,小臣身殘多病,不足以策謀大事。&rdo;
成帝呵呵一笑說:&ldo;國家現在有急,你還是不要推辭了。&rdo;
陳湯這才抬起頭,胸有成竹的樣子,對皇帝說:&ldo;臣以為這件事不必擔憂。&rdo;
成帝劉驁一聽,忙問:&ldo;此話怎麼說?&rdo;
陳湯朗朗地說:&ldo;臣在西域多年,頗知西域軍隊的底細。一個漢兵可以頂五個西域兵,為什麼呢,因為西域兵的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不過這些年西域兵的武器有所長進,向漢帝國學了不少技術,即便這樣,一個漢兵仍然可以頂三個西域兵。兵法有言,進攻方的兵力,必須要超過防守方的兩倍,這樣才勢均力敵。臣看了段會宗的奏章,認為圍困漢軍的烏孫軍隊,並沒有超過漢軍的兩倍,所以烏孫軍隊根本沒有力量攻克段會宗部,所以陛下不必擔憂。&rdo;
成帝一聽,問道:&ldo;這麼說不必派援軍前往了?&rdo;
陳湯回答道:&ldo;軍隊如果輕裝前進,一天可行軍五十里,如果重裝前進,一天只可行軍三十里。現在從敦煌郡派軍隊前往,那需要很長的時間。這支部隊如果去軍事報復是可以,如果是救急的援軍,那就沒有必要了。&rdo;
成帝劉驁見陳湯分析有條有理,心中的石頭落地,便問陳湯:&ldo;那你估計段會宗幾時可以解圍呢?&rdo;
陳湯對烏孫軍軍力量心中有數,這支軍隊,缺乏堅韌的精神,只要幾天不能攻克段會宗部,一定會撤軍的。於是陳湯非常自信地回答皇帝:&ldo;現在已經解圍了。&rdo;然後掐指一算,說:&ldo;不出五天,一定會有捷報。&rdo;
四天後,西域都護段會宗快書送到,稱已經解圍。
陳湯的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再次令朝廷公卿目瞪口呆。這樣的人才,當然不可能再當普通一兵了。大將軍王鳳將陳湯提拔為從事中郎,成為大將軍幕府的首席軍事參謀,幕府的事,一概由陳湯拍板決定。
陳湯熟悉各種法令,在主持幕府工作時,雷厲風行,他善於因勢利導,加之見解深刻,富有謀略,所以他的建議往往被皇帝與大將軍所採納。
但是陳湯的優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他的缺點。他熟悉法令,所以也會鑽法律空子;他的建議常被皇帝採納,在皇帝那邊說得上話,所以很多人托他寫奏章呈給皇帝,陳湯靠給別人寫奏章,撈了不少銀子。
陳湯最終毀在貪財之上,東窗事發後,陳湯再次被逮捕入獄。成帝劉驁考慮到他遠征郅支的功勞,沒有治罪,只是貶為平民百姓,流放到敦煌。
但有意思的是,敦煌太守並不願意接收陳湯,因為陳湯的名氣太大了,而敦煌作為通往西域的邊境,西域人來來往往很多,看到陳湯從神壇跌落下來,成為尋常百姓,這無疑有損大漢的威嚴。所以敦煌太守上書皇帝:&ldo;陳湯以前誅殺郅支單于,威行外國,不宜居住在邊塞。&rdo;
此時,朝中議郎耿育也上書,為陳湯求請。耿育說:&ldo;老棄敦煌,正當西域通道,令威名折衝之巨旋踵及身,復為郅支遺虜所笑,誠可悲也!&rdo;然後當然又免不了提及陳湯的齊天之功業:&ldo;至今奉使外蠻者,未嘗不陳郅支之誅以揚漢國之盛。……今國家無文帝累年節儉富饒之畜,又無武帝薦延梟俊禽敵之臣,獨有一陳湯耳!&rdo;
這話說得語重心長啊。到了這時,論文治,沒有漢文帝時的富裕,論武功,沒有漢武帝時的一大群赫赫名將,現在就只有陳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