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羌軍襲擾三輔之地(長安地區),關中盜賊紛起,朝廷很是頭疼,便重新征梁瑾,拜為謁者,率軍掃蕩盜賊,梁瑾進至胡縣時,病逝於軍中。
梁瑾是東漢中期最傑出的將領,他經歷帝國由盛而衰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先是西域的叛亂,續而是規模空前的羌亂,緊接著又是南匈奴的叛變,在此危局之中,梁瑾頻頻被委以重任,哪裡的形勢最為危急,必調梁瑾前往,而梁瑾終不負眾望,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東漢帝國在此十餘年內憂外患之中沒有崩潰,梁瑾可謂居功至偉。是以《後漢書》作者將梁瑾與班超同列一傳,用意不可不謂深遠,觀梁瑾一生之驍勇善戰,不遜於班定遠,至於功業終遜於定遠,此乃時局使然。
南匈奴叛而復降,並不意味著北方的危機解除。一個比南匈奴更為強大的外患正在悄悄地崛起,這就是占據了匈奴故地的鮮卑。自從公元93年鮮卑開始移居到蒙古大漠南北的匈奴故地後,北匈奴殘餘的十餘萬人併入鮮卑,使得鮮卑的力量大增。鮮卑此時尚未建立起統一的國家,而是擁有許多部落,雖然偶有寇邊的行徑,但大體上還是歸順於漢政府,到了107年(安帝永初元年),鮮卑共有一百二十個部落遣子入質,然而就在這一年,一場規模空前的羌亂爆發了。
107~118年的羌亂是東漢帝國國力盛衰的分野,十一年的羌戰耗費國家二百四十億錢的財政,國庫為之一空。117年(安帝元初四年),鮮卑開始捲入戰爭,企圖在漢羌相爭之中搶得漁翁之利。
這一年,鮮卑連休部落入寇遼西郡,本想混水措魚,不想卻被遼西郡守軍以及烏桓部落首領於秩居迎頭痛擊,連休遭到慘敗,被斬殺一千三百餘人。
此後鮮卑侵入漢帝國邊關的事件與日俱增。
元初五年(118年),鮮卑部落進攻代郡,東漢朝廷調遣緣邊諸郡的部隊以及黎陽大營的部隊,駐屯上谷。十月,鮮卑軍隊侵入上谷,進攻居庸關,漢軍守軍據險而守,鮮卑軍無機可乘,灰溜溜地撤軍。
元初六年(119年),鮮卑騎兵襲擊馬城要塞,殺漢官吏,度遼將軍鄧遵、中郎將馬續率南匈奴軍隊反擊,大破鮮卑騎兵,奪回馬城要塞。
建光元年(121年),鮮卑部落首領其至鞬再次進攻居庸關,雲中太守成嚴率軍反擊,結果兵敗被殺。鮮卑兵再度圍攻馬城要塞,護烏桓校尉徐當率軍堅守馬城要塞。度遼將軍耿夔會同幽州刺史龐參調集廣陽、漁陽、涿郡三郡部隊,增援馬城要塞。鮮卑人久攻不下,見漢援軍趕到,遂解圍而去。
雖然鮮卑騎兵在這幾次入寇中並沒有撈到多少好處,但他們明顯感覺到了一點:漢帝國似乎只有防止之力,而無反擊之力。漢軍無一例外只是挫敗鮮卑的攻進罷了,並不實施追擊,更談不上軍事報復了。帝國的氣力不如從前了,鮮卑人開始越來越大膽了,這是一個&ldo;爭於氣力&rdo;的時代,哪一方沒有氣力了,就只會激發起對手的野心。到了122年,鮮卑人更是頻頻用兵,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連續進攻雁門、定襄、太原三郡,邊疆的局勢在惡化。
在對鮮卑的戰爭中,漢帝國頻頻使用南匈奴的軍隊,就使得南匈奴的騎兵成為鮮卑人的眼中釘。123年,鮮卑首領其至鞬率一萬多名騎兵,猛攻南匈奴的據點曼柏城,這一次南匈奴慘敗,一千多人戰死,守城的日逐王被殺。
次年(124年),南匈奴萬氏單于去世,其弟繼任,稱為烏稽單于。由於南匈奴的軍隊經常作為抵擋鮮卑進攻的第一線部隊,這使南匈奴的一些貴族極其憤怒,不滿情緒迅速滋長,萬氏單于的去世,使得這種不滿情緒爆發了。南匈奴部落首領阿族起兵反叛,企圖逃回匈奴大漠故地,使匈奴中郎將馬翼得知消息後,立即率軍圍堵阿族部落,結果在阿族尚未逃出塞外前,將其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