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部分 (1 / 5)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曹丕不说是小肚鸡肠,也是差不多了,对待曾经不借自己钱的叔叔尚且如此,那么对待曾经水火不容的弟弟又会怎么样呢?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了吧?

还有一点,曹丕曾经摆弄出了一部《典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他和曹植还都是文人,你说,他不整治曹植,不整治曹植身边的党羽,那可能吗?至于罪名,那还不是遍地就是?曹洪被处罚的罪名不就是很搞笑的吗?那还是个事吗?

搞定了丁仪兄弟之后,曹丕就要对曹植下手了。

虽然很想让曹植死,但是,一要有借口,而要狠下心来,考虑一下政治影响。

所以,综合考虑一下,曹丕上位之后,将这位弟弟、昔日的竞争者,日后称帝的属下臣子,选择了用钝刀慢慢折磨死的方式。

第一刀,曹丕进位皇帝的第二年,作为贺礼,曹植的监国谒者上告朝廷,说曹植醉酒不守礼法,甚至劫持威胁使臣,实在是恶劣的行为,请求治罪严明法纪,最后,因为太后的苦苦哀求(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以及七步诗的作用,曹丕才绕了曹植一命,贬为安乡侯,一年后才封为鄄城王,封邑2500户。

因为实在是没有找到曹植谋反的证据,所以曹丕大言不惭的说:我和曹植是一个妈生的,我可以容纳天下人(我呸),为什么无法包容我的弟弟呢?骨肉至亲,我舍不得杀他,所以,即便是犯了罪,触发一下也就可以了——曹丕真是一个成熟的政客,这么评价他不是贬义词,政治圈里混的都要有这个素质。

第二刀,一年之后,将曹植迁徙到了雍丘,就这么不停的变动,足可以摧毁曹植的脆弱敏感的神经了。

曹丕死的比较早,魏明帝继位之后,延续父亲的政治方针,依旧严格控制曹植的活动,依旧用钝刀折磨曹丕。

下刀方式之一是不停的改变封地,我们通常称曹植为陈王或者陈思王,就是因为他又被封到了陈。

下刀方式之二就是什么都不让曹植干,怎么说曹植也是一个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是一世英雄曹操的儿子,不能就这么闲着吧?太和二年就上书说道:仁君不能蓄无用之臣,君无虚绶,臣无虚授——也就是说曹植不想成为一个光吃不干的公务员,虽然这是今天很多人的梦想。

曹植的要求当然被*,石沉大海,太和三年,曹植迁徙到东阿,又上了两道类似的折子,结果还是杳无音信。

曹丕传授的:憋死他。

下刀方式之三,就是在物质待遇上极端的刻薄,当时曹魏对这些同姓王很是尖酸,为了防止他们造反,所以,在军队部署上极为勤俭节约,兵员不过200人,而且都是“残花败柳”——“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

这是普遍的待遇,到了曹植这里呢?“事事复减半”,克扣的现象极为严重,总之,就是让你不爽。

如此的反复折磨和立体式下刀手法(简直就是在做松鼠桂鱼啊),您说,被做成了松鼠桂鱼的曹植会好受吗?长期的郁闷和不爽,终于导致了一代文学奇才的早逝——十一年中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

这一年,曹植才四十一岁。

这是曹植,虽然无比的郁闷,可是,还算是有个明确的死法,而且至少比曹丕活的更加长久。

到了曹彰这里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4—17:序幕,曹丕上位(5)

对曹植,曹丕用的是钝刀,相比之下,对曹彰这位弟弟用的就是快刀了。

刀使得快一些,就要趁人不备,一刀毙命,而最好的趁人不备的办法就是先给他一点甜头,麻痹他。

所以,曹彰一开始的待遇还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