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部分 (1 / 4)

导读(1)

史良昭

《赵氏孤儿》,在京剧中叫做《搜孤救孤》,这个名字比较一目了然。因为故事的主角并非襁褓中的婴孩,而是同孤儿毫无血胤关系的公孙杵臼与程婴。两人为了所遵奉的人生信条,一个舍生取义,一个忍辱负重;知难而进,见义勇为,视死如归,百折不回,可以说泯灭了人性中除执着以外的一切弱点。现代人对他们的盖棺定论,所谓“燕赵之风”的前驱、“忠义文化”的代表等等,都不是过头的赞誉。

当然,赵氏孤儿也并非只是道具。相反,他对故事的成立和推广,起到了莫大的号召力的作用。原因十分简单,就在于“赵氏”二字。“赵氏”,即春秋晋国正卿赵盾的家族。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同周天子一样,实行的是家族制的国家统治,大小臣子七拐八弯,总能找到与某代国君的亲戚关系。国君的同姓称为公族,姻亲称为卿族。公族的发展脉络单一,而卿族却能通过再联姻的方式滚雪球般不断扩大队伍,所以其势力到头来总能压倒国君,造成国中或明或暗的权力转移。赵盾便是春秋霸主晋文公连襟赵衰的长子(后来晋文公又把女儿赵姬嫁给赵衰,亲上加亲,关系更近一层),历仕文公、襄公(文公子)、灵公(襄公子)、成公(文公子、襄公弟)四朝。他具有杰出的治国才干,集军政重权于一身,为晋国国务实际上的执政者,后两位国君灵公、成公均由他主持迎立,其中灵公还因荒淫无道而被他的堂弟赵穿刺杀。赵盾逝于晋成公六年(前601),去世后不长时间便有所谓“赵氏孤儿”故事的发生,所以从历史背景来看,这应当是继君晋景公对赵氏势力的反扑。而赵氏孤儿赵武劫后余生,重返政治舞台,其实是卿族总体势力强大的一条旁证。终于在一百多年之后,公元前453年,其四世孙赵毋恤会同其他卿族“三家分晋”,建立了赵、韩、魏国,赵武被尊为赵国的先祖。从其间所覆盖的历史涵面来看,可以说“赵氏”加上“孤儿”,才是“赵氏孤儿”的完整版。先前赵盾的德在人心,之后赵国的惨遭秦灭,都是“孤儿”情节萌生垂远的助因。既有传奇性、励志性的优点,又有观照历史的取鉴作用,我想这正是“赵氏孤儿”故事长传不衰的魅力所在。

接下来是好多人想知道的:“赵氏孤儿”故事,究竟是信史还是传说?这个问题其实带有几分伪命题的味道(说详后文),放到辩论赛场上,正反双方都能振振有词,一时半日难决高下。不过要是简化为一道非A即B的选项题,我倾向于在后者上打勾。这样的选择要对不住好多方面:中央电视台《赵氏孤儿》电视剧制作中心,电影《赵氏孤儿》摄制组,还有号称“三晋历史文化第一名山”的山西盂县藏山风景区。那里古称盂山,因为相传便是程婴、杵臼藏孤救孤的所在,遂为人易以今名。不过“藏”字在先秦汉语中偏重于蓄物之意,若在故事发生的时代命名,该说“匿山”才是。“传说”一不小心,总是会露出时间的胎记来的。

说到程婴、公孙杵臼,宋代朝廷倒是作过严肃的正规调查,因为赵是大宋王朝的国姓,赵匡胤世称“天水赵氏”或“京兆赵氏”,是就族姓的郡望而言,他其实属于涿州(今河北涿县)的宗支,据说即为赵国国君的后裔,君臣们慎终追远,确认程婴两人为赵家一脉的传宗接代作出了莫大贡献。寻访结论是程婴、杵臼的活动地带集中在绛州太平县(今山西襄汾),于是在当地建庙立祀。太平就在晋国国都新绛附近,救孤藏孤的技术性困难肯定比远在边陲的盂县要少得多,所以我们应当原谅调查官员的轻信。不过倘若明清两代也开展类似的官方调查,一定会被一连串的“程婴墓”、“藏孤台”搞得目瞪口呆,它们遍布今山西南北以至河北、河南一部,其中取名“藏山”而坚称正宗的也不止一处。传说不胫而走的能耐,是同其旺盛的生命力共生的。。 最好的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