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也是如此,自從小姐死後,老人常說,要為張家積積德,對下人不要太苛嚴,看燈會,一年一次,就讓下人也去高興高興,所以連著這幾年,張府的下人是可以去賞燈會的。
今年燈會的前兩天,管家也告訴我,我可以和張府的下人結伴去看燈會。
我哪有什麼心情去看燈,我的直覺告訴我,&ldo;樹欲靜而風不止&rdo;,&ldo;張善人&rdo;止不定又在想用什麼更毒辣的計策來坑害我,我能不能對付得下來?
奶娘見人都去賞燈去了,進房告訴我一些我不知道的情況,就匆匆走了。
看來&ldo;張善人&rdo;終於放棄了娶我為妾的念頭了。
我想他是想到了去年三十晚上我那可怕的臉和仇恨的目光吧!總之,自己的命比較重要,所以為續上他張家的香火,他又另外尋覓獵物,終於打聽到一個私塾先生,也是飽學之士,生有一子一女,子女都是能詩善畫這人,女兒今年18,尤其是艷冠群芳。其子比其女長5歲,因為家貧,其子付不起高額的聘禮,遲遲未能娶親,私塾先生把寶押在女兒身上,只要付得起他出數的聘禮,則只要是男人,無論年齡長幼,娶妻與否;都可以迎娶女兒。
管家得到消息後,告之&ldo;張善人&rdo;,&ldo;張善人&rdo;喜出望外,先去看人,十分滿意,回來就將銀子奉上,還給這位私塾先生許願:只要他女兒能為張家續上香火,將來先生老兩口就由他送終。一個要續香火,一個要賣女兒,一拍即合,很快成交。
我聽了十分悲傷,但已經沒有幾年前的憤怒!私塾先生拱手讓出自己的女兒給&ldo;張善人&rdo;為妾,為的是換銀子和替子娶妻;&ldo;張善人&rdo;把自己的女兒許給高小混為妻,為的是依靠權勢,更進一步增加他的財富。為了男人的幸福、權勢、財富,就要犧牲甚至斷送女人的幸福乃至生命,莫非男人是人,女人就不是人嗎?為什麼男人總是高高在上的主子,而女人永遠是奴隸!
誰來告訴我這個道理!
沒有因為已經有了代替我的殉葬品而感到逃過一劫的喜悅和輕鬆;只有無限的悲傷、婉惜和迷惑。
潘金蓮橋段【乙未年】第二章
更新時間2008-7-10 21:09:54 字數:2321
乙未年三月初三
今天是三月初三,又是清明景和的好天氣。清河縣有個地方風格,就是如果天氣好,每家的少男少女可以到戶外去玩耍,也就是有機會讓少男少女年輕的心可以有碰撞的機會,說說甜蜜的知心話,如果連說話都沒有呢,起碼可以眉目傳情,解除豆蔻年華少男少女的躁動。我認為這個地方風俗的興起者,一定是一個心懷慈悲的智者,他了解少男少女渴求被異性了解注意的心情;也深深同情養在深閨不識人間男女情的小女兒。所以有這麼一天,讓少男少女盡情享受、放肆,既不破壞森嚴的禮教,又頗有人情味。
&ldo;張善人&rdo;自是帶著他的四個小妾到戶外去享受春光明媚去了,管家跟著去了,於是沒有了特別的監督,我又鬆了一口氣,
看著晴朗的天空,突然想起小姐15歲那年,天氣也是這樣,也是三月三,小姐還帶著我們去後花園放風箏。
而今回想起來,可以體會小姐的心情,她是真想像一隻風箏那樣,飛出張府的高牆,飛出這個鳥籠子;可是又做不到,所以她剪掉風箏的線,讓風箏自己去找歸宿。
現在我也像小姐一樣,恨不得也是剪了線的風箏,沒有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