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部分 (2 / 4)

难的初中学生的父母达到了70%以上,高中学生的父母竟达到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越大,父母越会觉得自己越难以“掌控”,这一切来自应试教育所形成的巨大的压力,对未来的忧虑、亲子关系的恶化,于是茫然感、无助感、紧张感成了家庭中四处弥漫的文化。

2008年上半年,我到山东济南某校做家庭教育的报告。这所学校是当地的名校,学生的父母大都是大学的教授、政府官员和成功商人,平时有不少所谓的成功人士会对学校和班主任的工作有些不以为然,在家校沟通方面情况欠佳。那天也不是休息日,学校通知的是晚上六点半开始做讲座,很多家长是一下班就饿着肚子从全城各处赶来的,六点半之前,人就全部到齐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大家就在灯光昏暗的操场,坐在孩子的小方凳上听讲座,无人说话、接电话、出去方便或早退。后来学校的老师说为了这次讲座,校领导都捏了一把汗,生怕这些家长也像平时一样不给学校情面,中途人走了太多,让讲座者难堪。我说,其实我在全国各地的家庭教育讲座,听众的认真程度都比较相似,大家作为学生的父母,都是心怀忧虑的人,在很多家长“不给情面”的背后,恰恰是一种对自己孩子成长的深度关切,只不过有时候由于诸多因素,这样的关切表现得有失分寸和理性。作为学校当然也要充分地理解作为深度焦虑一代——“深焦一代”——学生父母的处境。

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卷二(2)

你担心过孩子会自杀吗

但是,我们既忧惧于孩子的未来,却往往漠视、回避他的现在,比如也是在这所学校,我来做报告之前,对学生和学生父母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学生问卷中有个选项是:“你想过自杀吗?”“你曾经伤害过自己的身体吗?”学校出于种种顾虑,在征求部分家长和教师意见之后,把这项内容都删除了,主要原因,还是担心这样的问题会“诱发”学生的自杀倾向和自我伤害行为,我们真的讳疾忌医啊,我们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宁愿把眼睛闭起来,好像你看不见这件事就不存在,你听不见这件事也不存在。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平均每天就有560人自杀,每分钟就有一人自杀,每年自杀身亡者达到20余万人,占全世界自杀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其中,15 岁至34岁的青壮年自杀已占到青壮年死亡的第一位,中学生中想到自杀的有23%,有自残行为的也超过20%,同时自杀行为还有不断往低龄蔓延的趋势,同时农村穷困地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自杀现象也在加剧。其实还有什么问题比生命问题更重要呢?还有什么问题比孩子健康、乐观地活着更重要呢?我们如果既忧惧孩子的未来,却漠视现在,同时又把父母自身的各种忧惧变成对他现在的增压,那么对青少年而言,确实会使他生活在各种可怕的危险之中。

每个父母难道不应该每天都关心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吗?不要让孩子的“学业”完全遮蔽了我们的眼睛,不要以为孩子“读书阶段”学业就是他的第一要务,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就“没事”,灾难总是落在别的地方。有些“乖孩子”“好孩子”往往会出大事,看似突然,实则在它萌芽阶段,父母太不重视,太不当一回事了。

我们可能连改错的机会都没有

现在再回到前面父母认为教育子女要比从事自己的职业工作更难这个话题上来。

这个“难”,其实也说明中国今天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是责任感使人忧虑和沉重,是责任感使父母们发现孩子教育一旦出了问题,你根本无处找“替罪羊”,就是有替罪羊也于事无补,因为养育孩子的责任本来就在父母身上,孩子出了问题,首先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同时我们还发现,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